凯里市:五万余只麻鸭“落户”下司淑里
有的飞、有的跳、有的跑,10月20日,在凯里市下司镇淑里村蛋鸭养殖基地,随着蛋鸭运输车厢内的笼门一打开,一只只鸭子欢快地来到场地上,“嘎嘎嘎”的叫声此起彼伏,标志着凯里瑞禾农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司蛋鸭项目拉开投产序幕。“我们的鸭子从前天开始陆续进场,今天拉来的鸭子有一万五千多只,本周内全部到达,整栋存栏将达到5万余只。”养殖场负责人尹伟强介绍道。
凯里市下司镇淑里村蛋鸭养殖基地是凯里市瑞禾农投集团依托镇村申请财政衔接资金,携手优强民营企业贵州山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智能化多层笼养蛋鸭场。
该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占地20余亩,建设内容包括五列五层标准化笼养鸭舍3栋、自动投料系统、自动饮水系统、自动温控系统、自动集蛋系统、自动清粪系统、自动雾化消毒系统。通过半年建设,目前第一栋已建成投产,第二栋主体结构已完成,正在安装设备。基地采用多层笼养模式,单栋鸭舍可存栏蛋鸭4.8万羽,三栋可存栏蛋鸭14.5万羽。配备温度、湿度、光照智能调控设备,能为蛋鸭提供稳定生长环境,有效延长产蛋周期;同时通过自动化投料、自动饮水、自动集粪、中央集蛋技术,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将鸭蛋破蛋率控制在1%以内,提升产品品质。目前基地首批存栏蛋鸭4.8万羽,预计日均产蛋4.5万枚。三栋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存栏蛋鸭14.5万羽,年产鸭蛋3600余吨,年产值3200余万元,带动村集体稳定增收30余万元,提供30余个就地就近就业岗位。
基地打破传统散养、小作坊养殖局限,通过采用五列五层笼舍,集约养殖节约用地,土地利用效率较传统平养提高五倍,大幅提升蛋鸭养殖效益。全程应用智能设备替代人工操作,从饲料投放、环境调控到鸭蛋收集全流程自动化,不仅降低养殖成本,更实现养殖过程可追溯,为蛋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基地还配套建设粪污发酵处理厂,将鸭粪转运至3公里内合作建设的有机肥厂转化为有机肥料,年可生产有机肥3万吨左右,替代化肥培育提升地力,形成“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有机种植”循环农业模式,解决传统养殖污染问题,契合绿色农业发展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