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非遗薪火在跨界融合中绽放新魅力

2025-10-22 黔东南新闻网 余意身,周桂萍 王槐雪

  秋夜的双井镇,露天篮球场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双井镇“丰收杯”篮球赛在此盛大开幕,而比体育赛事更引人注目的,是一场展现非遗传承脉络的跨界文化盛宴。从花甲之年的传承人到青春洋溢的孩童,一场跨越三代的文化接力正在这里生动上演。

  这场文化传承的起点,源自省级非遗传承人张老英的匠心坚守。她创作的《苗族丰收图》《花开龙宫》《美酒献给党》《独木龙舟向阳划》等系列剪纸作品,经由镇青年干部的精彩展示,与观众见面。“这些剪纸代表着苗族同胞一心向党的炽热之心,”现场讲解员动情地说道。与此同时,几位年过花甲的苗绣“姑妈”们仍在默默坚守,将毕生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用实际行动延续着文化的根脉。

  在这场传承接力中,双井镇青年干部扮演着重要的桥梁角色。他们精心策划的“非遗T台秀”成为全场亮点。平日里忙碌在基层的年轻干部们,今夜化身为文化传承的使者,自信展示着双井非遗的丰硕成果:从登上央视的“背崽粽”到畅销市场的竹编篮,从典雅神秘的苗家蜡染到张老英的珍贵剪纸作品,每一件非遗珍品都在他们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我们希望通过创新展示,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参与走秀的年轻干部小刘表示。

  非遗传承的种子,正通过学校老师们的悉心培育,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中心幼儿园的《最美的传承》节目中,孩子们身着苗族盛装,手捧自己参与制作的苗绣作品登上舞台。中心小学孩子们表演的手鼓舞充满童趣,智慧幼儿园的《爆炸甜心》活力四射,展现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蓬勃生机。“我们将非遗融入日常教学,就是希望文化的种子能在孩子们心中茁壮成长,”中心幼儿园的龙老师道出了教育工作者们的心声。

  当压轴的苗族踩鼓舞音乐响起,这场文化传承的盛典达到高潮。身着盛装的舞者翩翩起舞,参赛运动员、现场观众纷纷加入,整个篮球场化作欢乐的海洋。银铃作响,欢声雷动,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们在同一旋律中共舞,展现着文化传承的蓬勃生机。

  这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证明,通过匠心守护、创新演绎和青春接力,非遗文化正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从六旬传承人的默默坚守,到青年干部的创新展示,再到教师们的辛勤培育,最后在孩子们手中焕发新生,双井镇的非遗保护之路正越走越宽广,文化的薪火在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212018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