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这五年]我在小镇开飞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丹
“飞在天空的感觉太爽了。”
10月17日,黔东南州黄平旧州机场的风仍带着几分暖意,绑着高马尾,身着一身深蓝色飞行服的韩玉尽显飒爽英姿,一说到飞行,这位“90后”飞行教员眼里闪烁着亮晶晶的光芒。
转眼间,今年32岁的韩玉已是有着5年飞行教学经历的“老”教员,飞行时长达700多个小时。
“完全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在家门口开飞机。”身为黄平县旧州镇老里坝村土生土长的村民,韩玉对黄平旧州机场的那段抗战烽火岁月不陌生,但对自己有一天能驾驶飞机翱翔在旧州机场上空,却是做梦也没想到。
1993年出生的韩玉,大专学的是计算机编程专业,毕业后先到深圳工作一年,又随哥哥在湖南干了两年服装生意。她的人生轨迹,与飞行工作毫无交集。
在韩玉为生计奔波时,她的家乡黄平县正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谋划发展低空经济。
2017年底,以旧州机场为运营基地的贵州黄平且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成立,瞄准飞行体验、航空培训、空中旅游、航拍航摄、航空研学等业务,蓄势在低空经济中抢占“一席之地”。
彼时,已回到家乡照顾患病母亲的韩玉,寻思着在家门口找份工作。看到贵州黄平且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招兵买马”的信息后,她果断报名。
“奔着文员来的,完全没想到最后成为飞行员。”韩玉笑着说,自己是幸运的,新成立的公司准备培养一名形象气质好的女飞行员,自己就这样被“动员”试一试。
拿C1驾照、学理论知识、独自试飞……韩玉没想到,此前连车都不会开的自己,能一路顺利通关。“可能我吃这碗饭是有天赋的。”
2018年,贵州黄平且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先后取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运行合格证等关键资质。2019年3月,韩玉取得相应飞行执照。
“第一次脱离教练,独自驾驶飞机上天时,感觉飞机好轻啊,一下就升到空中去了。”回忆第一次单飞,韩玉笑眼弯弯。
2020年,在独自驾驶轻型飞机累积到一定飞行时长,并再次经历相关培训、考试后,韩玉成为黄平本土唯一一位女飞行教员。
2020年至2025年,低空经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23年、2024年低空经济先后被国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为“新增长引擎”。2024年,贵州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新质生产力发展范畴。2025年出台了《贵州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蓄势起飞,贵州黄平且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投入运营的15架航空器,自2018年以来累计吸引超8000人体验飞行,培养各地飞行教员120余名。成为飞行教员的5年里,韩玉也成功带出了4名飞行员,1名飞行教员。
“每次带游客和学员飞上天空,从空中俯瞰家乡四季轮转间的如画美景,那种感觉特别爽。”韩玉自豪地说,“现在低空经济发展形势这么好,自己对更美好的未来很期待。”
来源 贵州日报
编辑 雷刚
二审 龙晓慧
三审 潘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