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边旮吊”小村打造上市企业

2025-10-27 贵州日报 雷刚

       周寨村党支部书记、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诚在公司产品展示中心查看产品。受访者供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吴采丽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十五五’,我们这样干”特别策划报道,立足贵州“四新”“四化”实践,深入乡村、社区、企业、学校等一线,采访基层干部群众代表,总结过去5年成绩,说说未来5年的打算,以奋斗者视角、烟火气叙事的方式记录时代变迁,推动全会精神在黔贵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机会在这里】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

       周寨村

        红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会,是全链条生产。强科技提品质造品牌,带动更多农户参与红薯生态产业发展,稳增收能致富。

       村集体经济实现壮大的机会,是农旅融合发展。依托红薯产业、宣传红薯文化,不仅组组有产业、户户有收入,还要吸引广大客商、游客见证周寨村的成长。

       【此刻的我们】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年前三季度,村里集体产业集群综合产值超2000万元,村企销售额超6.3亿元,正全力冲刺10亿元大关……”

       10月24日上午,铜仁市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党支部大会上,党支部书记张诚话音刚落,村委会主任王勇便接过话茬:“照这势头,今年我们又要蝉联思南‘首富村’啰!”现场一片欢笑声。

       就在去年,周寨村凭借一组“抗打”的数据新晋成为思南县“首富村”:村企销售额7.13亿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498.53万元、村集体经营性固定资产158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2.8万元。

       而此前,这个地处思南、石阡、印江三地交界处的“边旮吊”小村,曾是县里挂号的“后进村”,面临三个老大难:村干部带着村民做产业屡战屡败;村民追着干部“讨债”不敢照面;村民纷纷外出谋生,村子愈发凋敝。

       乘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政策东风,2018年,通过雁归兴贵计划,村里引进春晖使者张诚返乡创业。

      挖泥巴、种红薯、建工厂、搞电商、做研发……张诚与村民一道在逼仄的大山里,成立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陈薯”酸辣粉品牌,发展育苗育种、种植、研发、销售一体化的红薯全产业链。

       上下一心,乘风借力,五年来,周寨村的每一步,都踏在时代发展的鼓点上,村企销售额一年赛过一年:2020年700余万元、2021年2000余万元、2022年超1.2亿元、2023年超3亿元、2024年超7.13亿元。连续翻倍增长,成长为贵州最大的红薯粉加工厂。

       如今的周寨村,已蜕变为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用实干赢得“国字号”荣誉,更托举起村民稳稳的幸福。“现在生活好过了,接下来的五年,我们要把村里的公司做大做强,争取把它打造上市。”张诚说。

       走进周寨,处处涌动振兴活力:

       ——产业链条持续延伸。产业集群规模扩大,上下游链条拉长,工艺设备提质增效,红薯产业科研项目成果累累;

       ——村民共享发展红利。小村企带动市内外种植红薯超12万亩,大学生、农民、农技员,纷纷变身职业工人、种植大户、电商主播,超3万人参与产业发展增收;

       ——村干部追着村民“跑”。村里发放村级“福利大礼包”,新农合、生育津贴、孝心基金、奖助学金,晚托班、老年食堂,一个都不能少;

       ——幸福周寨的故事越传越远。周寨村通过抖音直播间开每月村民大会,惠民政策传达、村情谋划发展、事事有落实有回应,每次都吸引全国数十万人次旁听,与时俱进的贴心举措提升基层治理效度,获得众多网友点赞。

       【未来5年这样干】

       小村企的新目标

       “‘十五五’即将起航,这是一个新的起点,里面藏满了发展新机遇。我们正认真规划村里和企业新的五年计划。”张诚信心满满:

       关于公司,继续加强科技研发、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带动订单红薯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年销售额计划达20亿元,争取实现达到上市公司标准的愿望。

       关于村里,继续深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建成现代化标准的红薯育种育苗基地;建成10个村播中心,带动农旅融合发展;要继续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老年活动中心,开展文娱活动和爱心活动,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升村民幸福指数,“幸福周寨”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来源 贵州日报

编辑 雷刚

二审 王珺

三审 铁源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212018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