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贵州各界引起热烈反响

2025-10-28 贵州日报 雷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综合报道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全会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在改革开放战略上,贵州各地各部门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

“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培育和发展开放型经济主导产业,全面提升产业开放水平。”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陶平生表示,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白酒、轮胎、化肥、鲟鱼、辣椒、刺梨、茶叶等特色优势产品出口,加快锂电池、光伏产品、电动汽车“新三样”出口提质增量,培育壮大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新兴支柱产业形成出口能力,支持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纺织服装、金属制品、玩具等出口,大力发展乡村外贸和培育出口实绩企业,加快发展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大数据、文化旅游、生态康养、体育赛事等重点领域服务贸易发展;支持外商投向“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和“3533”重点产业集群;推动省内轮胎橡胶、新能源、新材料、资源精深加工等领域优强企业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

首钢水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丙龙说,作为三线时期建设的企业,水钢将立足自身积淀与区域优势,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把技术创新作为第一竞争力,不断加大加快新产品研发力度和速度,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品种、推动产品转型、提升产品盈利比,拓宽转型发展道路。将紧跟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浪潮,秉持“智能制造、智慧创造”理念,以“智造+服务”为手段,立足区域市场优势,以高质量产品和优质服务,打造产品转型降成本、强质量、增效益的“增长极”,在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上笃定前行。

贵州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国飞表示,贵州证监局以服务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统领各项工作,抢抓资本市场改革发展重大机遇,落实《贵州省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各项部署,综合运用“股债基期”工具,助力贵州将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

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金融研究处副处长郑六江表示,将聚焦货币政策落地、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风险防控、涉外金融服务等领域重点难点工作,切实做好调查研究,为金融更好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建言献策,提升调查研究工作质效。同时,结合贵州实际,创新做好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普惠金融等区域金融改革工作,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在新时代体现央行研究工作者的新担当新作为。

“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创新、改革、开放等12个方面的战略任务及重大举措,为我们编制实施省‘十五五’规划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和路径。”省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处处长吴令辉表示,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强化比较优势,进一步科学谋划、深化论证贵州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政策举措、重大工程项目,编制好省“十五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努力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毕节市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吕勇说,结合毕节实际,将积极推动拟制定的《毕节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服务企业“有事必应、无事不扰、有诺必践”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未来,毕节将聚焦新质生产力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瞄准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精准开展产业招商,助力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

经济开发区作为改革发展的排头兵,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贵州织金经济开发区(织金县产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付正祥表示,开发区必须摆脱传统产业依赖,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升级,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深化改革发展,在体制机制、营商环境、要素配置等方面大胆探索;以“大抓项目”作为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巩固壮大工业经济根基。

“开发区改革将聚焦创新管理模式、吸引高端产业和人才,需充分考虑各方利益诉求,平衡好政府、企业、员工等各方利益关系,确保改革顺利推进。”贵州正安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果表示,要解决资金、干部观念转变等潜在难点,将政策设计与实际执行有效结合,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正安经开区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港航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齐说,将紧紧围绕“壮大贵州水运、服务贵州经济”的使命担当,以推进“两主三辅”出省水运通道建设为重点,积极融入建设强大国内市场与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充分发挥水运在“建管养运”方面的主力军引领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培育壮大水运市场,结合贵州实际发展水运新质生产力,推动水运绿色转型发展,为“黔货出山”与“扩大招引”提供高效、低成本的物流通道支撑,切实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水运力量。

“作为全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的排头兵,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总经理贺红艳表示,贵州电网公司将依托贵州战略优势、区位优势、能源优势、电网优势、调节能力优势,积极推动贵州深度融入全国电力生产力布局,将贵州打造成为西南区域电力枢纽。

“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桥梁。”陆海新通道运营贵州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郑俊杰说,将继续推动成渝通道、长江水道上量,实现规模化多式联运物流;积极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加快推进黔粤通道建设,持续开展“遵义号”珠遵班列相关工作;大力拓展“运贸金”一体化业务和加快推广“一单制”综合物流服务功能。

贵州一码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海表示,将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力,持续推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深度融入东南亚、中亚等“一带一路”建设,依托贵州产业基础和丰富的产品供给,通过数字化平台与国际贸易专业化服务、助力产业企业高效链接全球采购商资源,助推“贵州制造”通达四海。(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牟绍莉 冯倩 申川 刘力维 张秀云 卢世容 李蔓毓 余昌旭)

来源 贵州日报

编辑 雷刚

二审 王珺

三审 铁源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212018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