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复兴村:“紫玉葡萄”结出富民强村甜蜜果

2025-10-29 黔东南新闻网 徐怀泽 王槐雪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麻江县龙山镇复兴村的葡萄园里已是一片繁忙。村民们手法娴熟地轻轻摘下每一串紫黑的葡萄,这些葡萄将在当天运往贵阳、凯里等地。

  村民文荣芳小心地采摘葡萄,“今年的葡萄丰收咯,采摘完送到村委会,村干和驻村的为我们检验合格并装到盒子里打包”。这种精细活关系到他7亩葡萄的年收入——预计可突破10万元。

  复兴村地处山区,土地有限,农业发展长期薄弱。面对这一现实,村里在2014年组织部分村民前往外地学习葡萄种植技术。“葡萄价格高,政府还补助买苗和培训技术”,村民文荣毅在参加培训后信心满满。他成为村里较早发展葡萄种植的“新农人”之一。

  复兴村党支部书记任燕介绍:“我们复兴村现有葡萄近百亩,不仅得到了各级资金的支持,还得到了省州农科院的技术指导。”

  经过十年发展,如今紫玉葡萄已成为复兴村的支柱产业。通过投入资金和技术,村里对葡萄进行了配套避雨设施管护和土壤肥力改良,使葡萄在产量和品质上得到了全面提升。

  复兴村在产业兴旺背后,有一套创新的治理模式作为支撑。村内采取“党建引领、深入村寨、跟踪问效”等措施,创新性地将“寨管委”与“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有机结合,由寨管委牵头激发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复兴村驻村第一书记张佳俊表示:“我们复兴村大力探索推进‘寨管委+’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着力推动农村社会治理触角向自然寨延伸,发挥群众‘自治’优势,有效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从2023年来,紫玉葡萄迎来销售突破。通过“党支部+村级公司+种植大户+群众”的订单式促销帮扶,全面整合散户力量,加强管护指导,规范选摘和包装,复兴村实现了产销精准对接。

  今年,复兴村采用订单销售模式,向省监狱系统、州税务和供销集团等的多家单位销售紫玉葡萄万余斤,带动村内增收10余万元。这一模式不仅应用于紫玉葡萄销售,也为蔬菜产业打开了新市场。“驻村干部帮助我们解决了卖出去的难题,我们就在家门口真正实现了增收”,农户们感慨道。

  村里对互联网销售渠道也在不断拓展。村里积极开拓“直播带货+特色农产品”新模式,为村内农特产品开辟新的销售途径。

  通过党建引领、产业驱动、基层治理三措并举,复兴村正朝着“村靓、业兴、民富”的目标稳步迈进。

  对于复兴村紫玉葡萄的发展,复兴村党支部书记任燕信心满满介绍,“复兴村将继续围绕‘拓销路、升品质’做文章,对葡萄品质再升级、对销路范围再扩大,稳扎稳打促进产业发展,助推复兴紫玉葡萄更好更稳‘走出去’。”

  基础设施的改善是产业升级的重要保障,随着产业路的修建完成,复兴村的葡萄运输将更加便捷。近年来,复兴村筹措资金修建便民桥和产业路,建成坝区基本农田灌溉沟渠,为农业生产和产品销售提供了便利条件。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212018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