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这五年]工业“挑大梁” 黔南产业能级跃升

2025-10-30 贵州日报 雷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袁绍阳 卢泰铭

舞起龙头和牵起牛鼻是事业能否成功的核心一环。“十四五”以来,黔南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全力舞好工业龙头,牵住工业发展的“牛鼻子”,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决心在工业发展的谋篇布局、战术细节上下真功夫和实功夫,以工业的量质齐飞支撑起了黔南发展的高速列车。

7月,采用碳纤维工艺生产的108米长风力发电叶片在龙里县上海电气贵州龙里产业园顺利下线。“这是国内首支108米的碳纤维风电叶片,相比98米的玻璃纤维叶片,这支叶片要轻500公斤左右,发电效率也更高。”产业园生产经理王晓琳说。

位于黔中城市群核心区,龙里县发展风电产业优势明显。2023年,上海电气贵州龙里产业园项目签约落户龙里,在当地打造大型风电叶片制造基地。

贵州珂立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上海电气产业链战略合作伙伴,在上海电气的带动下,贵州珂立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龙里实施全省首个百米级叶片生产线项目,项目于2024年4月开工建设,仅用150天时间就正式投产,创造了“龙里速度”。

“虽然身处异乡,但贵州有发展的‘风口’,我要做发展的‘追风人’,扎根在这片发展热土上。”贵州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铜冶炼项目筹建负责人邓永光如是感叹。

2024年9月,贵州福泉裕能铜业年产50万吨铜冶炼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是全国首个自成一体的“磷化工+铜冶炼+新能源材料”产业集聚耦合项目,填补了贵州省铜冶炼产业空白。

贵州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行政主管曾庆洁说,铜冶炼项目副产的硫酸和蒸汽余热是磷酸、磷酸铁生产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通过园区内产业耦合集聚发展模式就近消纳工业副产,将进一步降本增效,提升磷酸铁锂产品竞争力。

无论是“捉风”还是追风的人,都成为了黔南工业发展进行曲里最动听的音符。

“十四五”以来,黔南以现代化工、新能源电池材料为主导,生态特色食品、新型建材、现代能源为支柱,以现代医药、森工、轻纺等为特色的“2+3+N”产业体系加速形成。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83家,创新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双百”突破,培育百亿级企业2家,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稳步提升。黔南高新区成为全省首家D级化工园区,并积极申创国家级高新区,产业能级持续跃升。

黔南工业成绩的取得与细致服务和深入的改革密切相关,这些关键一环构建了黔南工业发展的坚实底座。“贵州裕能完成工业总产值101.1亿元,率先在黔南州实现百亿级企业‘零’的突破。”2024年1月20日,在福泉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贵州裕能的亮眼成绩单赢得了阵阵掌声。

贵州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启航见证了“福泉速度”,从2021年5月考察,到7月成立贵州公司再到11月底进行场平,“在福泉各级党员干部的帮助下,速度非常快。”

“十四五”以来,黔南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实施“一把手”工程,创新推出“十不折腾”“十项服务”等举措,探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擦亮“贵人服务”黔南品牌。

2024年以来,企业开办时间稳定压缩在1个工作日内,“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已办理业务16.9万余件。依托贵州政务服务网“贵人政策”平台公开惠企政策6300余项,企业申报兑现享受政策约300件。

“龙里的区位优势、产业政策等很好,营商环境也非常好。”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总经理王自贤对黔南的营商环境感受颇深。

与此同时,秉承常改常新的理念,“十四五”期间,黔南还坚持以改革破难题持续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区企合一”,推行“链长制”,绘制产业图谱,构建“三区四县”牵引的梯次发展格局,园区考核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做实工业大支撑,为追梦人“筑巢”。黔南正凭借自身特有条件,续写工业挑大梁、服务作保障、改革做开路先锋的崭新篇章。

来源 贵州日报

编辑 雷刚

二审 王珺

三审 铁源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212018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