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县:首批“公司+农户”商品鹅成功出栏

2025-10-30 黔东南新闻网 王宏模 杨秀梅 王槐雪

  近日,随着首批养殖的桂柳大白鹅成功装车出栏,锦屏县与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桂柳集团合作的畜禽产业发展项目迎来首个丰收季。这标志着以“全链条服务”和“保底价回收”为核心的“公司+农户”养殖模式在锦屏县取得显著实效,为当地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现代化畜禽产业发展新路径。

  自今年7月项目正式签约落地以来,“桂柳模式”迅速在锦屏县展现出强大活力。在铜鼓镇马台鹅养殖基地,首批出栏的商品鹅羽毛光亮、体型健壮,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分拣、装笼,随后由公司统一回收并运往同步对接的屠宰场,实现了出栏、回收、屠宰的无缝衔接。

  来自广西的资深养殖户林发明与桂柳公司合作近十年,此次随公司来到锦屏。他的首批6000只鹅苗,成功出栏约5300只。“一年能养四批,算上各种补贴,利润很可观。我有信心把这里的鹅产业搞好!”林发明看着装车的商品鹅,信心满满地说道。

  在锦屏县三江镇令冲村,本地养殖户龙方油的首次尝试便取得了成功。他养殖的4000羽鹅苗,通过精细化调控温湿度、改良饲料配比和常态化防疫等科学管理,仅用64天便完成养殖周期,最终存活3730羽,存活率高达93.25%,大幅超出行业平均水平。

  成功的喜悦激发了更大的热情。龙方油的思想观念也从“要我养”转变为“我要养”。“我11月20号马上又进苗了,”他兴奋地规划着,“把棚子消毒、加好取暖设施,接着养下一批,每批还是四千羽!”

  桂柳集团作为国家级龙头企业,与锦屏县的合作带来的不仅是资金和项目,更是将复杂的养殖过程标准化,为合作农户提供从鹅苗、饲料、药品到技术指导、防疫服务和保底回收的“全链条”服务,有效弥补了农户在技术、资金和市场方面的短板,实现了专业化分工与互利共赢。

  桂柳集团负责人秦志伟对在锦屏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表示,目前公司与农户合作模式的存栏量已达8.5万羽左右,涵盖本地与外来养殖户共15户。“锦屏水质好,草资源丰富,能养出生态鹅,这批鹅外售非常抢手。”秦志伟透露,公司明年计划将入栏规模扩大至30万羽,带动更多农户增收。

  锦屏县与桂柳集团的成功合作,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有益探索,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公司+农户”模式,强化科技支撑与品牌建设,不断拓展产业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更加坚实的产业基础。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212018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