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河:76 万尾鱼苗 “游” 入清水江
为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水域生态文明建设和渔业可持续发展,10月27日,剑河县组织开展2025年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76万尾鱼苗“游”入清水江,守护江河生态。

秋高气爽,碧波荡漾。在柳川镇码头,工作人员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将经过严格检疫、体格健壮、活力充沛的40万尾鲢鱼和36万尾黄颡鱼,分批缓缓投放到清澈见底的水中。
“这几年放流后,水质变清了,鱼也多了。我们现在都主动护鱼,希望子孙后代都能看到清水江的好生态。”柳川镇居民杨东正说。

此次增殖放流活动,对于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提升渔业资源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补充投放鲢鱼、黄颡鱼等水生生物种群数量,不仅进一步优化了清水江流域的生态结构,还显著增强了清水江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自我修复能力,为水域生态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增殖放流是剑河县落实长江流域禁捕退捕政策和加强特种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修复清水江流域生态的常态化工作。”剑河县农业农村局(剑河县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潘盛平表示,“我们会持续加强放流后的监测与管护,确保鱼苗‘活下去、长得好’,让清水江的生态底色更加鲜亮。”

下一步,剑河县将依据水域生态监测数据,科学优化放流计划。同时,加大生态保护宣传力度,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协同共治”的水域生态保护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