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一杯好牛奶卖到全国去

2025-11-02 贵州日报 雷刚

皇氏集团遵义乳业有限公司罐装车间。 (受访者供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钱诚

       【机会在这里】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

       遵义绿色食品工业

       遵义绿色食品工业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建设智慧种养基地与智能工厂,实现对特色原料的精准管控与高效加工,从源头保障产品品质与标准统一。

       依托黔北纯净水土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以“生态”“有机”撬动高端市场;推动“绿色食品+”与文旅、康养深度融合,打造体验经济,拓宽品牌影响。

       【此刻的我们】

       “不到80名工人,每小时就能完成超过10万瓶牛奶的灌装。”10月25日,皇氏集团遵义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荣久站在智能化车间里,对来访客商说道。在他身后,中央控制室的电子屏幕上实时跳动着从原奶接收到灌装的全流程数据。

       “一杯好牛奶,是精准制造出来的,也是从源头开始用心培育的。”李荣久指着屏幕上的数据解释道,“我们刚刚投用的贵州奶水牛现代智慧牧场,已经实现了机器人挤奶、牛舍环境自动调控。奶牛在更舒适、科学的环境下产出的奶,品质自然更高。”

       客商啧啧称赞。“我们做的,不只是一杯牛奶,更是一条联结农户、乡村的产业链。这也是企业能够在5年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李荣久的语气中带着自信。

       谁能想到,就在5年前,遵义乳业还只有两条陈旧的生产线,产品单一,市场局限,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跌跌撞撞、艰难求生。

       转变的契机,源于贵州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东风,企业开始埋头深耕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先后获得各类项目奖补逾1800万元,为公司注入了发展动能。2021年,一个崭新的智能化工厂正式建成投产,成为了企业命运的转折点。

       有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李荣久带领团队,建牧场、引设备、搞研发、拓市场,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突围之战——

       扩张产业链。在德江县投资1.2亿元建设农旅一体化示范牧场,通过“公司+村集体+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当地农户发展家庭牧场、饲草种植,为优质奶源提供保障;

       强化技术层。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新建处理收奶系统、无菌冷灌装线等先进装置,增加产能,提升市场竞争力;

       创新产品端。依托牧场奶源,结合贵州酸汤、刺梨、酱香白酒等特色资源,研发具有地域风情的新产品;

       拓宽市场面。夯实遵义核心市场的基础上,进军省内市场,布局全国市场,让更广大的消费者喝上这一杯好牛奶。

       一系列稳稳当当的动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业绩。生产线从2条扩展至19条,年产能提升至12万吨,产品覆盖含乳饮料、生鲜乳、发酵乳等8大系列60多个品种,连续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0%。示范牧场,实现项目区奶牛养殖和饲草种植产值年突破1.5亿元,带动当地1300余人稳定增收致富。

       “这5年走过的路证明,只要坚持创新,就能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李荣久坚定地说。

       【未来5年这样干】

       瞄准山外更广大的市场

       展望“十五五”,皇氏集团遵义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荣久描绘了以“一杯奶”实现产业富民并积极拓展外部市场的新蓝图。

       未来5年,企业将依托已投资5.8亿元建成的智能化工厂与现代化牧场,持续强化全产业链布局,填补贵州核心奶水牛育种空白。通过深入开展研发技改,打造富民增收的乳制品供应链样板区,以企业责任反哺社会,推动全产业链“共享、共融、共赢”。

       在深耕本地基础上,公司将瞄准山外更广大的市场,充分利用地方特有资源禀赋,做优做精特色乳制品,强化“遵义”品牌形象,通过多元化渠道建设和精准市场推广,推动产品走向全国。同时,提升运营效率与产品品质,为拓展外部市场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 贵州日报

编辑 雷刚

二审 王珺

三审 铁源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212018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