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赋能 岑巩增收—— 东西部劳务协作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11-03 黔东南新闻网 黄秀群 王槐雪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化东西部协作的战略部署下,岑巩县紧扣“精准对接、资源互补、长效共赢”核心原则,联合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创新构建“培训筑基、就业搭桥、产业联动”的全链条劳务协作体系,聚焦家政服务、特色餐饮、乡村经营管理三大重点领域,实现了“技能赋能促就业、就业增收强产业、产业升级助振兴”的良性循环,提供了可复制的岑巩方案。

  “精准培训”筑牢劳务协作

  聚焦“精准培训”,构建“需求导向、多元覆盖”的技能赋能体系,筑牢劳务协作根基。岑巩县坚持把“精准培训”作为劳务协作首要环节,以市场需求为核心、群体特点为依据、产业发展为目标,打造“靶向化、立体化、普惠化”培训模式,让劳动者掌握“能就业、好就业、稳就业”的过硬技能。

  岑巩县紧扣佛山产业需求与本土特色,联合佛山市爱君职业培训学校等优质机构,靶向定制课程,实现“岗位需求”与“技能供给”精准匹配,构建“两地需求双向对接”机制。

  针对佛山“南粤家政”市场缺口,开设母婴照护、养老护理等课程;围绕“思州饮食文化”产业化,借厨师大赛开展菜品研发培训;面向乡村振兴骨干,开设土地管理、品牌营销等课程。着力培育懂经营、会管理的乡村人才队伍。

  岑巩县邀请佛山资深讲师、深圳优质培训机构专家、农业农村领域实务工作者组建“跨区域师资团队”,创新教学模式,推动“理论学习”向“实操能力”高效转化。

  在家政培训中通过模拟母婴护理场景、养老急救实操演练,确保学员“学一项、会一项、精一项”。

  在乡村经营管理培训中,结合全国乡村产业发展典型案例,拆解农产品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流程运营技巧,将抽象政策转化为“可落地、能复制”的实操方法;在餐饮技能培训中以“以赛促学”为抓手,将大赛现场作为“实践课堂”,让选手在技艺比拼中交流经验、提升水平,有效提升培训实效。

  精准筛选培训对象,覆盖不同群体,实现“重点人群全覆盖、技能需求全满足”。

  “南粤家政”培训吸引40余名岑巩籍城乡劳动者参与,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掌握家政服务技能;“思州厨师”大赛覆盖40余名资深厨师与民间美食达人,助力本土餐饮人才提升专业水平;“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训惠及96名村“两委”骨干、合作社负责人及致富带头人,为乡村振兴培育核心力量,带动群众增收、推动产业发展。

  “技能红利”惠及“关键人群”

  搭建“就业桥梁”,打造“双向输出、保障有力”的就业服务体系,打通增收致富通道。坚持“培训+就业”协作,通过“专场对接、政策保障、本土拓展”三维发力,构建“培训—就业”无缝衔接机制,既推动劳动力向佛山等发达地区有序输出,又助力本土产业吸纳就业,实现“向外输出增收、向内就业稳岗”的双轨格局,切实打通群众增收致富“最后一公里”。

  岑巩县联合佛山市“南粤家政”产业园,举办“黔技粤用·筑梦湾区”家政就业专场指导会,举办专场对接,实现“结业+就业”的高效衔接。邀请佛山知名家政企业现场设点招聘,提供月嫂、养老护理员等优质岗位。通过“技能展示+企业面试+现场签约”模式,直接促成12名优秀学员与佛山企业签订就业协议,23人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真正实现“培训结束、就业落地”,让劳动者无需“二次奔波”即可实现稳定就业。

  强化政策保障,消除“赴粤就业”后顾之忧。岑巩县针对就业对接设立“政策咨询专区”,详细解读“一揽子”优惠政策。两地人社部门联合建立“务工人员服务台账”,定期回访就业情况,协调解决住宿、子女入学、劳动纠纷等问题,通过全方位政策保障,有效打消劳动者赴粤就业的顾虑,提升就业稳定性,2025年兑现在广东省稳岗就业补贴42万元。

  立足本土产业,拓展“就近就业”的空间载体。在推动劳动力向外输出的同时,以“思州厨师”技能大赛为契机,挖掘本土餐饮就业岗位,鼓励获奖选手创业开店,加入本地餐饮企业,推动“思州味道”产业化发展。

  通过“外地输出+本土就业”双轨并行,既解决了不同群体的就业需求,又助力本土特色产业提质扩容,形成“就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就业”的良性循环。

  目前,岑巩县已培育出“思州腊猪脚”“岑巩米豆腐”等特色餐饮门店20余家,带动80余名本地劳动者就业。

  “长效协作”赋能乡村振兴

  岑巩县、三水区以劳务协作为纽带,推动两地协作从“短期技能培训”向“长期产业协同”延伸,从“单一就业输出”向“全方位资源对接”升级,为乡村振兴与“百千万工程”提供持续动力,打造东西部协作“长效共赢”的典范。

  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实现“需求、资源、政策”动态对接。岑巩县与三水区人社局建立“月度沟通、季度会商、年度总结”的常态化协作机制,定期对接佛山产业需求与岑巩劳动力供给信息,动态调整培训内容与就业方向。

  针对佛山家政市场每年2000余人的人才缺口,持续加大母婴护理、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力度;结合岑巩乡村振兴需求,引入佛山农业产业发展经验,通过“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训,推动两地农业企业、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岑巩优质农产品进佛山、佛山先进技术与市场渠道进岑巩”,2025年帮助岑巩销售农产品及特色手工制品2.48亿元。

  打造特色技能品牌,提升“岑巩劳动力”市场竞争力。围绕“思州厨师”方向,强化品牌化建设,通过“技能大赛+媒体宣传+就业推介”的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将“思州厨师”大赛打造为市州级以上特色技能赛事,通过各级媒体宣传推广,让“思州味道”成为岑巩对外展示的“文化名片”。

  推动“培训—产业—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实现“多重价值”协同提升。将劳务协作与县域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推动“技能培训”向“产业培育”延伸、“就业增收”向“乡村繁荣”升级。通过“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训培育的96名乡村人才带动全县成立专业合作社32家,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基地50余个,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通过“技能赋能—就业增收—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的链式发展,实现了“群众增收、产业增效、乡村繁荣”的多重目标。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212018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