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县:培育新质生产力 诞生首家“小巨人”
近日,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传来喜讯,在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中,岑巩县重点企业贵州华星冶金有限公司成功入选,标志着岑巩县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工业大县”的征程上,实现了国家级优质企业培育的历史性突破。
创新驱动,破解光伏领域“卡脖子”难题。贵州华星冶金有限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突破性。公司首创的高纯度三氧化二锑“一步法锑白炉”集成生产技术,成功解决了国内一步法工艺难以突破99.5%纯度的行业瓶颈,可替代进口电子级产品。
这项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高性能、低成本、低能耗冶炼技术的空白,更直接应用于信义光伏等行业龙头企业,成功打破了我国光伏玻璃制造对进口高纯锑的长期依赖,为保障关键领域供应链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深耕不辍,从县级工厂到行业“隐形冠军”。贵州华星冶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岑巩县从湖南引进的重点产业项目,已建成年产2万吨锑系列产品生产线。公司近两年研发投入平均增速68.1%,并与中南大学等高校达成长期产学研合作,组建高水平研发团队。截至目前,公司已拥有授权发明专利5项,受理或实质审查发明专利12项,实用型专利19项,注册商标1项,参与起草国家及行业标准2项。
持续的创新投入带来了显著的市场回报。其高纯度三氧化二锑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两年位居第一,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
“岑巩沃土”滋养“小巨人”成长,华星冶金的跨越式发展,是岑巩县系统性培育优质中小企业的生动缩影。“十四五”以来,岑巩县紧抓产业机遇,先后出台《岑巩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岑巩县打造“工业大县”实施方案》等纲领性文件,创新推行“一企一策”和梯度培育“双驱动”精准培育机制,全力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生态。
这套培育“组合拳”成效卓著。截至目前,岑巩县已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户、高新技术企业8户,加上此次获批的国家级“小巨人”,优质企业总数位列全州第二。2024年,全县有色金属产业产值达14.8亿元,同比增长132.5%;2025年1—9月完成产值14.6亿元,同比增长40.8%,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形成三氧化二锑、精锑、锑合金、粗银加工、金提纯、氧化铅、精铅、铅合金等领域产业集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