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棋为笺写心学

2025-11-03 贵州日报 雷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彭芳蓉

10月31日至11月3日,2025年“阳明杯·北极熊”中日韩围棋精英邀请赛在贵阳进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的职业围棋精英,以“阳明文化”为绚丽底色,借围棋这一同样发源于中国、后传播至日本和韩国的古老智慧博弈运动,生动演绎“知行合一”的崭新故事。

“欲怀刘项当年事,不及山中一著棋。”500多年前,王阳明在九华山挥毫写下《题四老围棋图》,以“棋道”巧妙寓“政道”,淋漓尽致地显露出其“心外无理”的价值取向,也真切反映出他对围棋的深深喜爱。这首诗恰似一个精妙的隐喻,悄然展现了心学与围棋之间千丝万缕的紧密关联。

从文化发展与传播的宏大视角来看,心学与围棋从历史起源到向外传播的路径极为相似。围棋起源于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有相关记载,随后经由各种途径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并逐步向世界各地广泛传播。

作为中华民族发明的迄今最为古老的智力博弈活动之一,围棋位列“琴棋书画”四大文化瑰宝,在古代不仅被视为个人文化修养的重要体现,更深刻反映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

而王阳明自“龙场悟道”开创“心学”后,这一思想也如同围棋一般,逐渐传播至同样处于儒家文化圈的日本和韩国。

据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荣誉院长张新民介绍,在日本明治维新的社会激烈变革中,阳明学逐渐扩大影响,真正构成了日本社会思潮的高峰期。

在韩国,阳明学因强调“实心”“实行”的重要性,表现出不少“心学”与“理学”交织互融后的实学特征。同样起源于中国,同样传播至日本、韩国并在当地实现在地化发展,进而对两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心学”与围棋作为两大中国传统文化瑰宝,走出了极为相似的对外传播轨迹。

在贵州这片土地上,阳明文化与围棋文化的交融绝非偶然。《传习录》中,王阳明与弟子陆澄和陈九川的对话提及“人须在事上磨”;《王阳明全集·与杨仕德薛尚谦书》则记载了“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著名论断。

在围棋的对弈里,高手之间不仅是方寸棋盘上的激烈厮杀,更是心理上的巧妙攻防。强调“心悟”的围棋与“心学”中“事上磨”“破心中贼”的说法相互呼应,仿佛在诉说着二者之间内在的精神共鸣。

在贵州,“心学”与围棋的发展呈现双线并行的良好态势。阳明文化发展方面,贵阳孔学堂、修文阳明文化园等长期开展各类学术论坛、峰会和阳明文化交流活动,海内外“心学”专家在贵阳论道,为这一传统哲学思想注入新时代的活力。围棋发展方面,氛围同样浓厚。早在1930年秋,贵阳就有了第一个围棋组织——“弈楼”,1939年举办了贵州省第一届弈棋比赛。此后,围棋在茶馆、公园逐渐融入市民的生活方式。如今,南明河畔贵阳棋院的落子声,又碰撞出青少年围棋群体的新气象。

为期4天的2025“阳明杯·北极熊”中日韩围棋精英邀请赛,跨越三国,汇聚了中日韩16名顶尖职业棋手。4场精彩对弈,5项丰富子活动,将对“心学”与围棋的交融进行全新诠释。在赛前发布的宣传片《摆两手》中,来自贵阳的围棋世界冠军唐韦星与由贵州京剧院院长冯冠博饰演的王阳明在阳明祠中相遇,二者以一场棋局展开穿越500年的心灵对话,厚积薄发,以棋问道,向围棋世界发出盛情邀请。

来源 贵州日报

编辑 雷刚

二审 时珊珊

三审 杨光能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212018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