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贵州省秋冬季森林防灭火新闻发布会召开 织密“五张网”防范应对森林火险
11月3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5年贵州省秋冬季森林防灭火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全省森林火灾起数较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降幅达66.7%,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但当前森林防火总体压力仍然较大。
一方面,我省森林覆盖率高,防火点位多、范围广,林区地形复杂,农地、林地、墓地交错分布,农事用火和祭祀用火频繁,人为火灾风险突出。另一方面,据气象研判,今年10月至明年5月,全省多地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降雨偏少,特别是近年森林火情多发的黔南州、黔西南州、安顺市、六盘水市和毕节市等地,森林火险等级依然较高。
针对当前火险形势,我省将着力织密“五张网”,筑牢森林“防火墙”,确保“防得住、控得牢、灭得快”。
织密“责任网”。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明确各级林长为森林防火第一责任人,做到责任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明确到山头、细化到人头”。林业、应急管理、公安等部门各司其职,形成无缝衔接的责任链条,确保“山头地块有人守,责任落实不悬空”。
织密“宣传网”。深化“情系一片绿,心防一把火”主题宣传,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推动森林防火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景区、进学校、进企业”。定期曝光违规用火行为及森林火灾典型案件,强化警示教育。高风险期开展森林防火“敲门行动”,确保宣传入户,提醒到人。
织密“管控网”。深入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和“林电共安”攻坚战三年行动,围绕“重点目标、重点设施、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人群”排查整治。建立“隐患整改闭环销号、重点人群专人盯防、进山人员登记溯源”三本台账。高火险天气对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及“天眼”周边、高铁沿线等敏感区域重点布防,设立检查点,加强值守巡查。落实违规用火举报奖励制度,公布举报电话,鼓励社会监督。
织密“应急网”。优化森林防灭火应急预案,建立分级管控制度,依托防火感知平台,提升风险预判与动态管控能力。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实行“三级战备”,2月至4月提升至“一、二级战备”。完善火险预警分级响应机制,高火险时段直接“叫应”至县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卫星林火热点直接“叫应”至村级林长及护林员。高风险期救援力量前置布防,督导人员下沉一线“包片蹲点”。定期组织实战演练,坚持“小火重兵、快处快灭”,强化早期处置。
织密“追责网”。加强部门联动,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火灾事故严肃追责问责。高火险期、禁火期违规用火一律按最高标准处罚,涉森林火灾刑事案件从快从严查处,坚持“一案双查”,既追究肇事者法律责任,也倒查相关部门监管责任,必要时启动公益诉讼追偿生态损失,坚决做到“失职必追责、肇事必严惩”。
来源 贵州日报
编辑 雷刚
二审 时珊珊
三审 杨光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