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这五年]“蹭”出一条振兴路

2025-11-11 贵州日报 雷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鲁媛

“蹭嘛,不丢人。蹭到机会,就是赢。”

赵长金说这话时,脸上挂着笑,脚上还沾着泥。谁也想不到,这个看起来还有点“书生气”的90后,能把联合村“联合”起来,还“蹭”出了希望。

刚到联合村那年,可没这么顺利。

联合村,曾是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岩脚镇的“后进村”,因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长期“内耗”。2023年,赵长金下沉到联合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有的村民质疑:年轻人下村,能待几天?

有人当面嘀咕:天天拿个手机摆弄,哪还有心思种地?

赵长金告诉记者,当时听了,只是笑笑,他们不信就让他们看。

2021年底,在市农科院的指导下,联合村村“两委”成员自掏腰包,合资试种羊肚菌,并在2022年获得100万元扶持资金,用于扩大羊肚菌种植和菌菇面加工。

看到“菌香”带来的希望,赵长金顺势“蹭”上政策的东风,一步步把小产业做强。2023年5月,赵长金牵头与新城社区、岩脚村、青杠林村、二道岩村联合成立贵州驿晟农旅开发有限公司,出资10万元,占股20%,共同打造“和美乡村·幸福田园”示范点。同年8月,盘活2016年扶持合作社和改善贫困村条件项目资金20万元,入股岩脚镇廻龙溪青少年游泳训练中心,每年固定分红1万元。

一连串看似“蹭来的”动作,让村民们开始改口:这年轻人,还真有点门道!

“蹭”政策成了笑谈,也成了契机,2024年,他借机又“蹭”了一回资源。

隔壁岩脚村有一处厂房,空间大、交通便利,“蹭”上强村帮助弱村的时机,赵长金“先下手为强”与岩脚村协商:借岩脚村的地做基地,一起卖农产品。

“借壳生蛋”,与邻村共担风险、共享收益。有了底气,赵长金的心思又活了起来——卖产品不能只靠地摊、靠集市,还得靠“流量”。于是,他把“蹭”资源的劲头搬到了网上,开始“蹭”流量。

书记也能当主播?起初没人信。

他不争辩,把手机架在田埂上,对着镜头手忙脚乱地直播卖羊肚菌、竹篮、岩脚面。

“我们村的羊肚菌,个头大,口感鲜,试试嘛。”镜头里,他笑得真诚。直播间的数字一点点往上蹿,订单也一单一单跳出来。到年底,他的粉丝涨到三千多人,卖出上千单货。

乡村振兴的浪潮里,敢玩水,会玩水,才能激荡起层层浪花。2024年,联合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61.28万元,比上一年多出40多万元,截至2025年10月,联合村集体经济经营总收入已突破50万元。

今年,直播间上新岩脚面,“蹭”上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名声,这个“90后”书记又在朋友圈卖起了面条……

一部手机,把乡村和市场连在一起,联合村的致富故事,在泥土和信号间“噌噌”生长。

来源 贵州日报

编辑 雷刚

二审 魏丽萍

三审 蒋丽薇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212018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