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同席话团圆!芦笙会长桌宴飘香开席
11月15日在黄平县谷陇镇芦笙广场,“月满金秋·情归娘家”活动迎来高潮——千人长桌宴飘香开席,千余名姑妈、亲友与游客共赴团圆之约,感受亲情温暖与民俗璀璨。

17时30分,暮色如纱笼罩,芦笙广场上百余张木桌一字排开,绵延数十米如卧“长龙”,桌面碗筷整齐排列,长桌宴上方还点缀着红绸小花,喜庆又雅致。此时广场已是人声鼎沸,身着苗族盛装的姑妈们银饰叮当,与穿便装的亲友、举着相机的游客交错落座,座无虚席的长桌间,孩童们穿梭嬉闹,笑声清脆得撞开了暮色。
很快,一道道佳肴陆续上桌,场面格外热闹。腊肉油光锃亮地躺在磁盘里,肥瘦相间的纹理透着诱人光泽;芭蕉叶包着的五色糯米饭,掀开时叶香混着米香直冲鼻腔;还有酸汤鱼的独特风味与刚打出来的糍粑甜香交织,十几种佳肴摆满长桌,引得众人频频举筷 。舅爷舅妈们端着米酒穿梭席间,身着盛装的姑娘们边舞边唱着敬酒歌,端起小酒杯挨个劝饮,“干一杯呀干一杯,娘家的米酒香又甜……”歌声落时,满桌举杯齐声高呼“嚎酒”,碰杯声清脆响亮 。

姑妈们与亲友围坐,温情满溢。“阿姐,尝尝这酸汤鱼,是自家的酸汤煮的!”娘家侄子夹鱼入姑妈的碗,姑妈眼眶发热:“多少年没吃到这个味了……”晚辈们凑在长辈身边,听着过去的家常,时不时夹菜到长辈碗中;游客们也入乡随俗,学着用苗家“交杯酒”的方式致意,陌生的距离在一次次碰杯与欢笑中彻底消融。来自遵义的游客韩女士举着手机连拍,镜头里既有满桌佳肴,也有邻座姑妈的笑脸:“酸汤鱼鲜香,腊肉醇厚,更让人暖心的是这份不分你我的热闹!”上海游客跟着村民学唱敬酒歌,跑调的歌声引得同桌人捧腹,却让彼此的关系更近了一步 。

席间,芦笙声始终悠扬萦绕,几位吹芦笙的小伙围着长桌缓步演奏,旋律时而欢快时而绵长,与歌声、碰杯声、谈笑声交织成团圆交响曲。酒过三巡,不少人跟着节奏轻轻拍手,甚至起身学着跳简单的芦笙舞,银饰碰撞声、脚步踏地声融入其中,整个广场都成了欢乐的海洋 。姑妈们拉着游客唠家常,说起娘家的变化满是骄傲:“看到娘家这么热闹,心里比蜜甜!”游客张先生举着酒杯回应:“这才是真正的姑妈回娘家,这氛围太有感染力了!”
这场长桌宴不仅让姑妈们感受到了娘家的深切牵挂,还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了苗家民俗的独特魅力,更将“团圆和睦”的美德藏在饭菜香与欢声笑语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