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谷脉动强引擎 绿水青山新画卷

贵阳市观山湖区城市新貌。

中国中车生产车间。

黔春立交。

青云市集。
吴兵
当时代的车轮驶过“十四五”的壮阔征程,在黔中大地、秀美黔贵的核心腹地,一幅以“质、美、精、新、实”为笔触的高质量发展宏图正以前所未有的气魄铺展开来。贵阳贵安,这片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热土,以“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数字活市、人才兴市”为战略罗盘,不仅圆满描绘了“十四五”的宏伟蓝图,更在实践淬炼中,将一个个发展指标转化为可知可感的现实图景,书写了一部从西南腹地昂首迈向发展高地的辉煌篇章。
这是一部产业涅槃与数字浪潮交相辉映的奋进史。工业的引擎在这里轰鸣出时代最强音,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大关,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六大重点产业以18%的增速强势崛起,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支柱。全球轮胎行业首家“灯塔工厂”花落贵州轮胎,智能制造的星火在此燎原;磷、铝等传统资源在“富矿精开”的智慧下脱胎换骨,向着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等高端领域延伸,国内每三辆磷系电池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蕴含着“贵州基因”。与此同时,一场静默而深刻的数字革命正重塑着这片土地的经济地理。数十个大型算力中心如参天大树般扎根,算力总规模超100EFlops,智算占比高达98%,筑就了全国国产智算的高地。全球首条400G算力通道的投用,构建起覆盖全国42城的超低时延圈,让澎湃算力如水电般即取即用,畅通无阻。翰凯斯的无人驾驶小巴驶向全球,贵阳大数据交易所里数据要素如活水奔流,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从宏伟蓝图加速照进现实。“中国数谷”的创新脉搏,正强劲地搏动在中国西部的肌体之中。
这是一幅生态底色与人才港湾相得益彰的和谐图。将“生态立市”置于首位战略,是贵阳贵安对自身最宝贵财富的清醒认知与坚定守护。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稳居99%左右,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实现7个100%。“爽爽贵阳”生态名片愈发锃亮,荣获联合国“自然城市”称号,成为西南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省会城市。这份“绿”不仅是赏心悦目的风景,更是驱动发展的强大引擎,绿色经济占GDP比重突破50%,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生态智慧的“金色名片”。发展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贵安新区的“安巢·青年社区”,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实现了“拎包入住”的安居梦,这正是“人才兴市”战略最暖心的诠释。从零门槛申请的人才房,到覆盖“引育用留”的全链条政策,这里正成为近悦远来的“人才强磁场”。“十四五”以来,人才总量突破160万人,年均增长超11万人,52.5万名高校毕业生选择在此启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上海师范大学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落地,让人才不仅“招得来”,更能“留得下”“发展好”。生态与人才,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托举起贵阳贵安行稳致远的未来。
这是一曲民生温度与城市魅力共同绽放的幸福歌。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民福祉。在贵阳的街头巷尾,新建的环卫工人休息室是城市的“暖心站”,1150户一线环卫工人家庭圆了安居梦,这只是厚重“民生答卷”的温暖一隅。“十四五”期间,13.51万个新学位有效缓解“入学难”,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让百姓就近享受顶尖医疗服务,44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构筑起“老有所养”的幸福网。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1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加快建设,“一圈两场三改”的深入推进,让幸福在“家门口”悄然升级。城市的活力,同样在升腾的“烟火气”中尽情绽放:青云市集人潮涌动,年接待游客量有望突破2000万人次;路边音乐会点燃“爱乐之城”的激情;悬崖咖啡、洞穴咖啡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新玩法”。“赏花经济”“赛事经济”如火如荼,“六爽”魅力持续释放,还荣获“最佳避暑旅游城市”,上榜中国十大“大美之城”。“爽爽贵阳”的品牌内涵日益丰富,一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名城正加速走来。经济总量从“十三五”末的4505.23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5777.41亿元,并预计在“十四五”收官之际迈上6000亿元新台阶。贵安新区经济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国家级新区前列,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惊人蝶变,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一年跨越一个百亿级台阶,增长势头锐不可当。
展望前路,使命在肩,初心如磐。这幅波澜壮阔的“十四五”画卷,不仅记录了过去的辉煌,更奠基着未来的梦想,激励着贵阳贵安在新时代的征途上,继续乘风破浪,驶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来源 贵州日报
编辑 雷刚
二审 龙晓慧
三审 冯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