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苗岭深处盘一座“快乐园”——我在贵州“奔县”系列之雷山篇

2025-11-18 贵州日报 雷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欧阳海南

2025中国·雷山苗年11月5日启幕,拥有485个客房铺位的黔东南州雷山县乌东苗寨连续3天满客。

客多事繁,又逢一年一度的苗年节庆期,雷山县乌东文旅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职业经理人袁銮明显比平时忙碌了不少,到民宿、客栈、酒坊、茶坊、书店等重点场所巡店一番,就会占去小半天。每到一处,袁銮第一眼一定会看向各处摆放的花瓶,花瓶里如果没有插上当天从山野采来的植物新枝,相关店员当天工作质量就“一票归零”。

“最基础的服务都做不到位,何谈其他?我要客人随时随地能感触到雷公山的呼吸。”袁銮近乎执拗地坚守着这抹“乌东格调”。

袁銮是粤北人,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时被黔东南的美景和民俗深深吸引,毕业后就一头扎进月亮山、雷公山区,一边做民宿,一边做旅行作家,一晃十八年。

2020年,一次偶然的远足,袁銮邂逅了乌东这座位于苗岭主峰雷公山半山腰的苗族村寨。清晨,薄雾起于林间,远山如白浪上的星岛,吊脚楼若隐若现,宛如仙境。更难得的是,保存完好的带着显著农耕时代气息的生活秩序:人简单真诚,邻里亲和谦让,日出日落作息相因。像极了他记忆中的粤北老家,那个承载儿时欢乐的“快乐园”。

袁銮就此扎根乌东。

当个人理想搭上发展主线,那便是“风口”:“十四五”期间,黔东南州、雷山县全力推动旅游产业化,整合各种资源,文旅产业硬软件加速升级。

作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个国字号荣誉加身的乌东苗寨,各种发展资源加速富集,高速公路在离村子10分钟车程的地方开了下闸口,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穿村而过,脱贫攻坚和乡村全面振兴让村寨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此外,近3年,各级以项目形式落地在乌东的发展资金就超过500万元,人均投资强度超过了1万元。

2024年,黔东南州探索景区联动改革,乌东被纳入西江苗寨景区联动的6个关联村之一,乌东苗寨随即火爆出圈,年游客量从4万人翻倍增至今年的逾8万人。

同期,乌东民宿客栈快速发展到了18家,关联产业建起了集工艺展示、产品开发和销售、品鉴于一体的稻酒酒坊、研学茶坊,兴建了藏书过万册的乡村网红书店。2024年,乌东苗寨集体经济平台——乌东文旅开发公司成立,村民推举袁銮担纲,成为黔东南州首批20位乡村职业经理人之一。随后,以该公司为核心、聚合了全村所有个体经济的乌东农文旅联盟也顺势组建,统一的、更高标准的服务流程、经营秩序和卫生要求被固定下来。“外形五千年,内质五星级,真正让传统和现代在乌东协调并存。”袁銮说。

依“礼失求诸野”而取名的诸野书店就在村委会旁边,外面石墙低矮,小桥流水,风雨长廊,里面上万册文史哲书籍陈列在两层空间,三三两两因昨夜村里苗年晚会而晚起的客人点了咖啡、茶饮或稻酒,闲适享受书吧时光。书店主理人杨晓梅是返乡大学生,去年才回村。摊开的账册如非亲见,很难相信这座开在深山里的书店,今年的营业额会超过60万元。

“村里已经集齐了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的自有产品体系,形成了一个完备的闭环。”袁銮说。

勃兴的文旅产业正从多个维度深刻改变乌东——

因为稻酒酒坊,村民手中的稻米按每斤5元保价收购,增值67%。因稻酒品牌提升,原本8元/斤的稻米酒增值10倍,自用之外远销凯里、贵阳的民宿圈。茶坊建成后,600亩茶场不再低价甩卖茶青,炒制的高山茶卖到680元/斤;

便利的交通和高品质的旅游体验,使乌东苗寨今年民宿满客天数高达30天,80%的入住率天数超过100天,预计接待游客超8万人,均同比实现翻倍;

因村里旅游品质提升,到寨游客人均消费从农家乐时代的20元提升至38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也从几年前的8万元激增至今年的200万元。

“我希望乌东一直是那座脑海中的‘快乐园’,不仅是我的,也是来此小住的客人们的,更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们的。”袁銮笑声爽朗。

美丽富足的村寨,正用越来越多“体面”的岗位吸引着人才回流,12名大学生已返乡上岗,成为独当一面的主理人。重阳节,60余名老人坐上村里专包的大巴车,游览韶山。

在刚刚公布的2025年全国县域文旅融合综合竞争力100强榜单中,雷山县荣耀入列,为袁銮和乌东苗寨打开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来源贵州日报

编辑雷刚

二审龙晓慧

三审冯哲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212018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