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抽奖”暗藏消费陷阱 记者介入助市民成功退款

2025-11-22 黔东南新闻网 刘婉嫕 杨天梅 龙炳燕 郑舒丹 王槐雪

  近日,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问政黔东南》栏目接到市民姜先生的反映,称其父亲在凯里高铁站附近参加了某商家“免费送伞、抽奖赢手机”的促销活动。活动中,老人因被告知“中奖”可领取高档手机,便支付了899元费用。然而,拿到手机后发现,产品实际价值远低于所付金额,且无任何正规三包凭证,质量也令人质疑。姜先生认为父亲可能落入了“抽奖陷阱”,特向栏目求助,希望引起关注。

  11月6日,姜先生的父亲从凯里乘坐高铁前往贵阳就医。途经高铁站进出站通道内的商铺时,一名工作人员热情招呼:“免费送伞,进店可参与一次抽奖。”出于好奇,老人进入店内并参与活动,结果“幸运”抽中“七等奖”,获赠一部所谓高档智能手机,但需先支付899元“押金”。“商家说如果第二次抽到更高奖项,手机就白送,押金全额退还。”姜先生回忆,其父随后又抽了一次,结果仍是“七等奖”,按规则无法退款,等于花899元买下这部手机。

  抵达贵阳后,老人打开包装才发现,手机品牌从未听闻,既无发票、无合格证,也查不到官方售后渠道。“网上一搜,同款机型售价才两三百块,这明显是‘套路’!”姜先生表示,父亲年事已高,急于赶车未多加思考,直到事后才意识到可能被骗。

  更令人震惊的是,类似遭遇并非个例。来自湖北的孙先生于10月15日来凯里投资建厂,刚下高铁便被同一商家以“送雨伞”为由拉入店铺参与抽奖。他先后三次参与,每次均“中奖”七等奖,分别购买了一部手机和平板电脑,累计支付2697元。“他们说只要下次抽到更高奖,前面的钱就退。”孙先生称,当时以为只是运气不好,未起疑心。然而返回湖北后,设备陆续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手机无法接打电话、微信闪退,平板则完全无法开机。“我花两千多买的,结果连基本功能都不能用?”孙先生愤怒地说,“要么退款,要么把机器修好能正常使用,不然这钱不是打水漂了吗?”

  记者在现场对孙先生购买的手机和平板进行了测试,发现手机频繁出现黑屏、卡顿现象,而平板则完全无法开机。此外,两款产品均无品牌标识、说明书及合格证,疑似为“三无”产品。孙先生与姜先生有着相同的诉求——要求商家全额退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姜先生多次前往店铺协商退款,却发现店铺时常关门或无人值守。在此过程中,他结识了同样受害的孙先生,两人决定联合向媒体求助,希望通过舆论监督维护合法权益。

  11月12日,在记者陪同下,姜先生与孙先生再次来到涉事店铺。该店未悬挂任何促销广告,仅在玻璃柜内摆放营业执照。店内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老板已返乡,但愿意协助联系处理。经核实,姜先生父亲所购手机未激活使用,仍在7天无理由退货期内,符合全额退款条件;孙先生的设备虽超期,但经检测确存质量问题,商家同意破例退款。当天,899元与2697元款项均已原路退回消费者账户。

  本报提醒广大消费者,尤其是老年群体:切勿轻信“免费赠送+抽奖”的街头促销,凡涉及预付押金、二次抽奖、限时兑奖等环节,极可能存在欺诈风险。请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贪小便宜吃大亏。

  同时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交通枢纽、人流密集区域临时促销行为的监管,杜绝“三无”产品流通,切实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与公平交易权。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212018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