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冬季不减丰收热

2025-11-22 黔东南新闻网 杨序成 龙仙桃 邰春 姚伊琛 龙玉红 鄢朝汉 姚海 王槐雪

  初冬时间,天气渐冷,凯里丰收热度不减,冬季蔬菜、瓜果、中药材等作物进入采收期,田间地头、瓜果园林里忙碌不停。

  11月中下旬,凯里市旁海镇水寨村的生姜种植基地,500亩的生姜已成熟,走进姜地,新鲜的姜味扑鼻。集中采收期,每天有五六十个周边的村民在这里务工,挖姜、挑拣、装袋、称重,姜地里十分繁忙。

  “生姜基地种植、管理、采收,我们都来务工,每天有100多元的收入,重要的是能学到种姜技术,以后自己也跟着种。”村民杨珍说道。

  “哟哟···,这种感觉···”,午休时,村民们的舞台信手拈来,伴着“凤凰传奇”的歌曲欢快地跳起广场舞,田地里一片欢乐。

  2020年,“凯里生姜”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旁海镇是“凯里生姜”的重要产区,水寨村通过企业带动,发展高标准生姜种植基地500亩,亩产2800余公斤,提供季节性务工岗位300余个,并辐射带动全镇2000余户姜农共同发展。

  时下正值红薯收获,旁海镇白云村的红薯种植地里,机械搬运车与数十名人工协同配合,高效采收上市。

  “今年我们通过大户带动试着种植70余亩,亩产值约8000元,效果不错,明年我们准备扩大规模。”白云村村支书杨光辉说道。

  近期,开怀街道开怀村400亩“密薯”种植基地也迎来大规模采收期,开怀“密薯”亩产超6000斤,远超一般红薯产量。每天上百名工人配合机械采收,大货车、皮卡车前来装运,一车车红薯运往各地,销往国内外。

  “我们是订单种植,今年产量约260万斤,除了国内,我们还销往北美、东南亚等地,预计总产值40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贡献13万元,提供稳定就业岗位100余个。我们办公用房都修建在这边了,明年继续扩大规模。”基地负责人罗珊介绍。

  进入冬季,许多中药材也进入采收期。

  凯里市舟溪镇青龙村通过“企业+村集体+村民”合作发展中药材种植,引进企业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并实行保底价收购,村里负责统筹田间管理,组织村民参与务工。这里种植的20亩淫羊藿迎来的首次采收。

  “今年每斤保底价15元,在带动群众务工的同时,预计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接下来计划再扩大中药材的发展。”青龙村党总支部书记龙心智说。

  初冬时节,凯里市下司镇马场村的30多亩南农金菊也进入集中采收期,预计能收获3万余斤,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

  “年初我们尝试在闲置土地上种金菊,没想到长势这么喜人,有了今年的经验,明年我们打算带动更多村民,把种植规模扩大到100亩。”马场村村委会副主任刘雍飞信心满满。

  在炉山镇甘坝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小白菜、莴苣等应季蔬菜陆续采摘上市,当地打造的200亩蔬菜种植基地,实行绿色种植技术,可输出新鲜蔬菜20余个品种,每年产量达0.2万吨,经济收入达600余万元。

  在大风洞镇对江村,当地种植的40亩柚子通过改良品种和嫁接技术,提升果实品质与产量,今年再次获得丰收,近期正采收上市,为村民带来收入。

  时下,凯里市各地的冬季白菜、芹菜、萝卜、香葱等应季蔬菜陆续采收上市,草莓等精品水果也初步上市。

  近年来,凯里市不断优化农业产业,抓好主要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酸汤原材料、蔬菜、瓜果、中药材、菌类等种植产业,确保四季不闲田,季季有收获。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212018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