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堂:有形传承唤醒无形文化

发布时间: 2021-06-09   作者: 王佳丽 潘皇林 康莉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潘信屹

 

  

  人物名片

  李会堂,男,苗族,1962年出生于丹寨县扬武镇扬颂村,1975年开始跟随父亲及邻近村寨的苗族歌师理老学习苗族贾理。“贾”作为承载苗族同胞精神寄托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度面临着失传的局面,为保护这一独特文化,李会堂自1985年开始在民间搜集有关苗族“贾”的相关资料,无私提供手稿并积极协助丹寨县文化部门翻译整理成册,同时每年开办苗族贾理培训班,教授徒弟十余人,在传承苗族贾理方面作出突出贡献。2018年5月李会堂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贾理》代表性传承人。

  一尺二寸长的竹片,一支在面前横放,其余拿在手中,每诵完一段,就拿起一块搭在面前的竹片上,放完十二块,就诵完了一组。

  这是丹寨县扬武镇扬颂村贾师李会堂颂“理”的场景。

  “理”就是贾理,苗族贾理是黔东南苗族地区经典的历史文化记忆集成,它集创世神话、族源传说、支系谱牒、知识技艺、原始宗教信俗、民俗仪礼、伦理道德、诉讼理辞和典型案例于一身,荟萃了苗族的原典文化,集中反映了苗族的精神情感和智慧意识,是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苗族贾理内容丰富,如“《浑水与蝌蚪》用童话般的形式告诉人们,风有时候会造成一个个小的不和谐,但如风不吹,严冬常在,那就是最大的不和谐,天下就要大乱,风吹是为了复归于和谐。《曼朵多》则以一例两条人命案的故事来启发、展示人们思想感情上更深层次的道德倾向与是非价值的判断。”

  贾理是苗族言史述典的范本,也是苗族栽岩议榔、举行祭祀盛典和重大节庆活动的依据,更是苗族先民言行必遵的神圣准则,在传承固有文化、塑造族人性格、促成民族认同、增强内聚力、实现对苗族社区的有效管理、推动苗族社会的有序发展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文化学、人类学、史学、哲学、宗教学、文艺学、语言学等的研究上亦具有宝贵价值。

  作为家族第五代苗族贾理传承人,李会堂从十三四岁学习这门非遗文化。“人学贾理之后,在本寨讲话威望都比较大,我也想通过此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李会堂说。到二十二岁独立演出,可谓十年磨一剑。

  在李会堂将所有的贾理内容记在心中后,父亲上山为他砍来竹子,锯成12根大约40公分左右的竹签,制成贾签,交到了他的手中。在外行人眼里,“贾签”只是一套竹片;在当地人看来,“贾签”是贾师的“从业许可证”。

  如今,李会堂通晓《开天立地》、《洪水滔天》、《葫芦兄妹》、《梨果柿树》、《妹榜妹留》等内容,并熟练掌握与之相关的全套祭祀仪轨,成为集大成的《苗族贾理》第五代传承人。

  贾师的身份让他除了忙于农活,还要忙着为村民调解纠纷。

  “贾理调解”是贾理师居中主持,贾师作为贾理的民间使用者和传承人,以贾理中的案件评判纠纷是非,教育纠纷当事人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劝和双方当事人,促进双方当事人和解,达到化解矛盾的目的。苗族村寨发生的婚姻、家庭、邻里等矛盾纠纷,通过贾师用苗族贾理中的人生哲理进行劝说,让纠纷当事人领悟到做人应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使纠纷当事人信服,促进纠纷和解,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

  自成为贾师以来,李会堂从未遇到不服贾理的情况。只在长辈的口中,李会堂曾听说对于不服贾理者的处理:村民会远离不服贾理者,即便其家中出事,也不会有人去帮忙。千百年来,当地人正是以这样的坚信,维系了村落的安定。

  在传唱贾理的过程中,李会堂认为收获最大的,还是领悟到其中的精髓。“我们少数民族地区,有的年纪大的居民不会说汉语,有的法律法规不一定宣传到位,而说苗族的贾理他就能听懂,这样有利于宣传教育。”在现代社会里,法律替代了贾理在苗族中的作用,如今的李会堂与贾理更多的是出现在了祭祀场合。

  汉人离不了字,苗家丢不了理。通过口头说唱的形式,贾得以世代相传至今,但是贾也和世界上大多数口头相传的传统文化一样,濒临失传的境地。李会堂每年举办2期《苗族贾理》培训班,每期学员8-10名。他能用苗文记录《苗族贾理》,使这一口传文本成为文字文本,在传承《苗族贾理》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然而,面对如今只有三名学成出师徒弟的现状,他也在思量这门非遗文化今后的发展。



相关报道: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日报社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均为黔东南新闻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 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