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共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发我州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在产业发展中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我州广大干部群众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渠道认真学习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嘱托、不负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从江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中心主任饶海棚表示,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干部,将深刻领会、认真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理念,真抓实干、创先争优,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水平。
“我们将持续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施秉县双井镇龙塘村第一书记袁通英表示,将立足村里自然资源禀赋,积极引进各种特色产业,帮助农户创业增收和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入,让老百姓生活更加美好。
在台江县台盘乡台盘村,自“村BA”火爆出圈以来,网络浏览量已超910亿,成为全国“村”字头系列文体活动的开创者和引领者。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带动了“农旅文体商”的融合发展,更极大地提振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如今,“村BA”球场已成为各族人民展示民族文化的舞台,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用好‘村BA’流量,带动餐饮、民宿以及非遗文创等产业多元化发展。”台江县台盘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张德说,将坚持守好“村”字招牌,同时把基层党建工作与农村社会治理、民族团结、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有机结合,全面展现“村BA”作为乡风文明“新风尚”、民族团结“新示范”、乡村振兴“新动能”、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黄平县旧州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近年来,该镇以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为契机,深挖红色资源,通过修缮革命遗迹,打造红色教育阵地群,创作红色情景剧,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不断擦亮“红色旧州”品牌。
“我们将深化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推动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旧州镇党委书记刘红波表示,将继续发展特色产业,依托旧州万亩大坝资源,打造田园采摘、特色餐饮等业态,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三穗县台烈镇寨头村,一个因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而焕发新活力的村庄,也在总书记的讲话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近年来,该村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借助电商平台拓宽外销渠道,实现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和增收的双重目标。
华侨城集团派驻寨头村的第一书记陈骏龙深受鼓舞:“我将用心用情为乡亲们做实事、谋福利,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我们将持续深化运用‘寨管委+网格员+寨老’的民族村寨治理新模式,聚焦民族文化,打造特色景观、乡村大舞台等,将传统的非遗元素融入现代百姓生活,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开辟新路径。”
在雷山县方祥乡毛坪村,通过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深化“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破解基层党员管理无抓手、无标尺等乡村治理难题,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自“积分制”推行以来,该村越来越多的党员和群众主动参与到和美乡村建设、卫生家庭建设行动中来,大家由原来的旁观者逐渐转变成参与者。
“‘积分制’不仅激发了大家的参与热情,同时也增强了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毛坪村党支部副书记吴胜国告诉记者,将持续用积分记录美德、用积分认可表现、用积分传递正能量,让乡村治理工作可量化、有抓手,让“小积分”激发乡村治理“大活力”,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