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无情,电力抢修献真情——记2025年贵州省抢险救灾表现突出个人、黄平供电局总经理、党支部副书记吴斌


6月下旬,榕江县遭遇特大洪灾,暴雨引发的洪水冲毁道路、淹没街区,大量电力设施受损停运,“村超”场地、居民小区、党政机关陷入黑暗,数万群众用电告急。危急时刻,黄平供电局总经理、党支部副书记,贵州省劳动模范、黔东南州管专家吴斌带领抢修队伍星夜驰援,在17个日夜的连续奋战中,以共产党员的担当、劳模的坚守和专家的智慧,为榕江抗洪救灾点亮“光明希望”,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电业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灾情就是命令,保电就是责任!得知榕江受灾,我们必须第一时间冲上去!”6月24日,在黄平县委县政府统一指挥和凯里供电局统筹安排下,吴斌仅用数小时就集结25名电力抢修骨干,调配8台发电车(机)、2架无人机,组建起“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抢修队伍。当晚,载着设备与物资的车队冒雨驶向榕江,抵达县城后,吴斌顾不上擦拭满脸雨水,立刻与当地抗灾保电工作组对接,主动认领“村超”足球场、常驰小区及老城区等抢修难度最大的任务。

彼时的榕江,灾后淤泥最深处达几十公分,混杂着杂物的泥浆散发刺鼻异味,给电力设施排查带来极大阻碍。在“村超”广场等地,吴斌和队员一起踩在泥浆里,双手摸索被掩埋的电缆线,逐一打捞、检测。“每一根电缆都关系一片区域的供电,必须仔细核查,不能漏任何一处隐患!”他一边指导队员用仪器检测电缆绝缘性,一边记录设备受损情况,泥浆沾满衣裤、汗水浸透工装,却始终没有停下手中的活。经过连续多日细致排查,团队不仅理清受损线路分布,还完成70余棵路灯及多处低压线路的修复,让城区商户灯光重新亮起,电梯恢复运行,居民生活逐步回归正常。
10千伏榕永线是榕江重要主干线路,承担6000多人用电需求,可线路有两处分别跨越700多米宽和300多米宽的都柳江河道,洪灾导致线路断裂,加上河道水位暴涨、周边道路塌方,抢修条件极为恶劣。“跨河抢修风险高、难度大,但再难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吴斌没有退缩,迅速协调黄平、凯里、黎平三地3支抢修队伍联合攻坚,制定“分时段作业、全天候值守”方案。每天天不亮,他就带着队员勘察河道水流情况,调整施工方案;中午在岸边啃面包、吃盒饭,短暂休息后继续作业;直到夜幕降临,才拖着疲惫身躯返回驻地。

作为黔东南州管专家,吴斌始终将技术保障贯穿抢修全过程,用专业能力为抢修“保驾护航”。“安全是抢修的前提,技术是保电的关键,每一个方案都要反复推敲,确保万无一失!”每次抢修作业前,他都会组织队员召开技术研讨会,对设备运行状态提前勘察,对不具备安全条件的设备及时技术干预,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隐患。在10千伏榕永线跨河抢修中,团队最初计划用无人机放牵引线,可湍急洪水瞬间将无人机卷入河中,首次尝试失败。“不能慌,我们再想办法!”吴斌迅速召集技术骨干分析问题,结合河道地形和水流特点,重新制定“人工牵引+分段架设”方案,最终成功完成线路架设。在配电变压器抢修复电过程中,他带头开展技术分析,精准判断设备故障点,确保每一次抢修都“一次成功、一次复电”,最大限度减少群众停电时间。

从6月24日到7月10日,17天里,吴斌带领团队新建10千伏线路6000多米、高压电杆10多基、10千伏配变2台,恢复10000余户群众用电,圆满完成了保电任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党委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面对赞誉,吴斌始终谦逊,“作为电力人,守护万家灯火是我们的职责,只要群众有需要,我们随时都会冲锋在前!”
洪灾的痕迹渐渐淡去,但吴斌和队员们趴在泥浆里查电缆、冒风雨跨江修线路的身影,却深深印在了榕江百姓心中。他们用坚守与奉献,在洪水中筑起“光明防线”,让“担当奉献、攻坚克难”的精神在黔东南大地熠熠生辉。
来源 黔东南微报
编辑 雷刚
二审 王珺
三审 潘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