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唢呐文化 奏响致富强音

2019-10-31 黔东南新闻网 罗宇 吴敏

  

  镇远县尚寨土家族人民有吹唢呐的传统和技艺。为将这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纯民间艺术传承下去,尚寨土家族乡党委政府多措并举,切实加大了唢呐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对外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土家唢呐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挖掘唢呐文化。一是唢呐的形成。尚寨素有“唢呐之乡”的美誉,土家人为什么爱好吹唢呐?据传说,唢呐最初是一种防身的武器,土家人居住在深山老林,老人小孩经常被老虎一类猛兽侵害,为防身和驱逐野兽,他们最初制作了形似喇叭的铁筒,长8米,直径28公分。时过境迁,该铁筒越传越神,传说它不仅防野兽,还能避邪、壮胆,后人们为携带方便,逐步改小,最后形成现在的唢呐。二是唢呐的演变。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唢呐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外观更为精致,类型上分为大、中、小三种,唢呐曲目也逐渐丰富和精彩。尚寨土家族乡现有唢呐500余支,唢呐调有100多种、现在流行的有72种,曲调名称代表主要有《大红花》《迎亲曲》《送客曲》等等。土家人在立新房、住新房、婚丧嫁娶、祝寿、庆典等场合都有吹奏唢呐的习惯。三是唢呐演奏的多元化。今天,你走进尚寨土家族乡,唢呐会让你感受到浓郁的土家民族风情,这里可谓是人人喜爱唢呐,形成了“寨寨有唢呐、大人吹唢呐、小孩学唢呐”的良好传承氛围。民间时常自行组织唢呐比赛,赛曲调、赛技巧、赛花样,有一人吹一支、两支、三支,有抱腰式、闪腰式、滚地式,有独脚吹、旋转吹、半蹲吹等。

  传承唢呐精神。一是确定传统节日。2000年,尚寨土家族人民将每年农历八月初八定为土家唢呐节日,当年并成功举办举办了第一届“八月八”唢呐节,将唢呐文化定格为尚寨土家族文化的精髓,并逐步进行创新和发展。二是开办民族唢呐班。为加大唢呐民间艺术人才队伍的培养,2003年和2009年,在尚寨民族中学和尚寨中心小学分别开办了土家民族唢呐班,并购买了60支中唢呐,60支小唢呐,6只大唢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登亮和唢呐爱好者刘治安的悉心教导下,尚寨中、小学的唢呐班培养了大批年轻的唢呐文化艺人,为唢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文化传承多样化。村支“两委”组织一批想学、爱学并且曾从艺而又未外出人员,组成技艺传承班子,他们通过日常劳作之余村民之间的交流、与外来村子文化切磋等,形成本族文化自豪感的良好氛围。并通过“名城大舞台”走进尚寨和每年春节举办的农民文娱活动进行唢呐比赛,扩大影响力。

  奏响唢呐强音。一是“奏响”唢呐致富曲。部分唢呐艺人会把制作好的唢呐产品,销售到周边村寨和县市,或者通过电商在网上销售,小号指杆每枝100元,哨心每个50元,成本低利润高。另有一些唢呐艺人农耕和表演两不误,除了本乡和周边县市红白喜事到场表演赚取表演费外,还经常应邀组队去省内外表演。每天的表演费100元起,月收入达2000元以上。二是“奏响”唢呐奋进曲。正是通过对唢呐的传承和宣传效应,尚寨的唢呐在海内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吸引了大量的唢呐爱好者前来参观考察。尚寨“八月八”土家族唢呐节于2007年5月29日,被列为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黔东南州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尚寨土家族乡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从此尚寨土家族乡有了一张靓丽而响亮的名片。三是“奏响”唢呐盛事曲。唢呐吹奏出了尚寨人民淳朴善良的心,他们吹出了县、奏进了黔东南州庆的舞台,多次吹上了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台,2018年中央电视台四套中文国际频道“城市一对一”栏目组拍摄了尚寨唢呐演奏,尚寨唢呐代表中国镇远与法国科尔马对焦,土家唢呐奏向了国际舞台。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39730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