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银: 每日一“绣”问早安

2023-04-12 黔东南新闻网 王珺 李林果 龙晓慧 杨玲 杨璐 侯雪慧

  红、绿、蓝、紫……飞针走线五彩缤纷;绣、插、点、挑……制作手法千变万化;龙凤纹、鱼鸟纹、蝴蝶纹……融汇成琳琅满目的绣品。

  每天清晨,将一幅幅色彩绚丽的苗绣图片以日历的形式,发送到上百位朋友的微信上,用精美的绣片点亮大家的生活,为他们送去清晨的第一个早安问候,这件事,杨秀银已坚持了近60天。

  杨秀银今年53岁,是土生土长的凯里人,自幼生长在苗寨,参加工作后,也一直在苗族聚集的乡镇工作,由于突出的工作能力,10多年前,从乡镇调入凯里市文联工作,从事文化保护传承相关工作,也在工作中与苗绣结下了更深的缘分。

  “我是苗族人,从小就热爱我们本土的苗族文化,特别是苗族妇女的刺绣不仅是绣法多样,技艺也非常精湛,这些刺绣寄托了她们的追求,还传承了苗族文化。”杨秀银正在整理自己拍摄收集的苗绣图案,他告诉记者,为了介绍凯里优秀刺绣、蜡染、银饰等文化,自己从2023年开始每天制作发布一幅苗绣图案,以问候的方式发送给微信上的朋友们,让大家更加了解苗族文化。

  收到这样的微信,有人欣喜,觉得耳目一新且有意义,每天都被精美苗绣的点亮眼睛;有人则觉得每天都发,比天气预报还准时,有被打扰到,不太高兴。在杨秀银日复一日的坚持推送中,大家也渐渐习惯了这份秀美的早安问候,对他坚持推送苗绣的良苦用心竖起了佩服的大拇指。

  苗绣,来自苗族源远流长的手工技艺。作为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民族文化艺术,苗绣如今已飞出大山,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常常被服装设计师将苗绣纹饰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

  凯里的苗绣不照搬物象固有的色彩,而是凭借直觉观察事物,把生活中获得色彩印象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来设计,绣娘把自己生活中的体验和感悟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苗绣上。苗绣整体看起来差不多,但实际绣法和色彩搭配变化多样,在看似繁复的图案中又有着整体的和谐统一。

  从2月10日开始收集并发送苗绣图案,杨秀银目前已经坚持近两个月了,目前,他已经收集了七八百张精美的苗绣图片。当记者问到是如何收集这些苗绣图片时,他表示主要是通过凯里市周边的传承人和本土苗族刺绣当中的佼佼者,去农村找60岁以上的苗族妇女刺绣,有时自己还会去卖老绣片的跳蚤市场拍摄。在节日期间苗族妇女盛装出席活动时,自己也会去拍下她们精美的苗绣衣服。

  在采集苗绣图片的过程中,杨秀银也了解了许多绣娘的故事。从镇远来到凯里定居已经几十年的邰英乔,自小没有读过书,但是懂很多古歌,她把传统图案和古歌结合,创新设计出十分有特色的刺绣,本地许多苗族妇女都对她的手艺非常赞赏,许多人慕名而来找她绣衣服。现在她学美术专业的女儿毕业后也回来跟她一起学刺绣,让苗绣不仅成为一项生活技能,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家人其乐融融。还有一位60岁左右的苗族妇女,从10多岁开始在舟溪、鸭塘等片区收集了300多条花带缝成衣服,每条花带都记载了新郎新娘的名字,每当穿着这个衣服就想起这些新人结婚的幸福时刻,自己也非常开心幸福。

  每日一“绣” 送去最秀美的问候,也是一次浪漫的苗绣“漂流”。把他引以为傲的苗绣推送给从事民族文化相关工作的州内外朋友,就像在平静的湖水里扔进石头,由近及远,泛起层层涟漪。在他的带动下,不少同事和朋友也在转发他的苗绣日历,把苗绣推送给越来越多人。短短两个月不到,已有外地的学者和客商向他要相关绣娘的联系方式,无形中,正在促进更多喜爱苗绣的人走进苗绣、认识苗绣,继而传承与更好地发展苗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需要众人齐心、久久为功,杨秀银对苗绣的传播与推广,是凯里市文联大力推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凯里市文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凯里传统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组织开展了系列挖掘创作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组织编印了《老街记忆》《清平时光》《见面下司》(苗岭特刊)专辑;结合建党百年开展了“红色记忆”创作活动,在《苗岭》(内刊)、凯里“心动930”设置了专栏,集中展示了凯里革命历史和三线建设历程、故事;长期在《苗岭》(内刊)设置“香炉山”栏目,反映凯里地域特色文化,结合近年来酸汤、银饰、刺绣等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组织开展了系列文艺创作活动,创作、编撰《凯里味道》(苗岭特刊),获得了社会好评。

  苗族妇女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以布为纸,通过代代相传,用刺绣的方式在服饰上记录和书写自己的历史。苗绣就像记载着苗族千年历史的“无字天书”,一幅幅精美、灵动的图案跃然布上,令人叹为观止!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39730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