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剑河:又“稻”一年育秧时 机械助力来帮忙
时下,正值水稻育秧的关键时期,在剑河县南明镇的贵州剑南农科技有限公司内,水稻育秧正热火朝天,一条自动化育秧流水线马力全开,人机协作默契,奏响一曲生机勃勃的春耕生产“前奏曲”。
伴随着“哒哒哒“的机械运转声,工人们熟练地将经过提前浸泡的种子、培养土投入自动化设备内,上盘、铺土、播种、盖土等工序一气呵成,一个个完整的育秧盘成品快速出炉,随后被转运至暗室进行暗化催芽。
俗话说:“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对于水稻种植而言,育好秧苗是实现高产的关键。剑河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技术指导,从种子浸泡、清洗、晾干,到药剂拌种、钵苗播种和摆放,全程跟踪服务。后期,农技人员还定期深入田间地头查看秧苗长势,提供科学的田间管理指导,传授病虫害防治知识和技巧,全方位为插秧移栽作好准备,助力粮食增产丰收。
“我们下来主要是实施基层农技服务体系的省级实验示范项目,对14个品种进行筛选,在这里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同时我们采取绿色防控方式,能够提质增效,确保粮食安全。” 剑河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周剑南说。
在育苗基地,一条20多米长的传送带顺着垄沟延伸,工人们将培育好的秧盘整齐放置在传送带上,秧盘搭乘“电梯”,以相同的间距“流”向几十米外的秧田。工人们守在传送带边,俯身搬起秧盘就可麻利地摆进身后的秧田,尽显现代农业的高效与便捷。
相较于之前的传统育秧,如今自动化、智能化的操作模式,通过“机器+人工”的协同作业,育秧周期缩短10余天,人力成本大幅降低,育秧效率和秧苗质量也显著提升。
“我们有育秧机,耕田机、插秧机等机械装备,从种到收全程都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挑选的都是优良品种进行育苗,农业部门全程进行技术指导,能保障秧苗产量高、质量好,周边乡镇的农户都来和我们订购秧苗。”贵州剑南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权说。
近年来,剑河县锚定农业现代化目标,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不断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推进水稻育秧、插秧、喷洒农药、收割等生产环节全程机械化。同时,强化田间管理和技术指导等工作,以“满格”状态奋进“春天里”,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