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县:追青逐绿 一河生机随水来

2025-05-15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石强

  初夏时节,蓝天如洗,碧绿的龙江水宛如一条蜿蜒曲折的玉带,袅袅地将两岸的山峰环抱其中。微风吹来,河水泛起层层波澜,散发着夏日的清凉。

  眼下,龙江河两岸的油菜相继成熟,一串串饱满的菜籽压在枝头。沿龙江河而居的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油菜籽脱壳后被收入袋中。

  “龙江河的水质很好,种什么都长得好。收完两亩油菜之后,马上就要种水稻,忙不赢。”5月13日,辛勤劳作了一上午的村民梅阿姨掬了一捧河水,洗去脸上的尘土。在河水的冲洗下,被泥垢覆盖的犁田机也逐渐显露出本来的面目。

  “龙江河是岑巩县的母亲河,天生丽质,清澈的河水滋润着大地,哺育了世世代代的沿河村民。”岑巩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王光国说。

  龙江河属洞庭湖水系,发源于施秉县,流经镇远县以及岑巩县的龙田、注溪、思旸等乡镇,于玉屏县新店镇汇入㵲阳河,干流全长129千米,流域总面积1714平方千米。在岑巩县境内,龙江河长约54km,流域面积891平方千米。

  近5年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均达或优于Ⅱ类标准,水生植物和动物种群数量逐年增加,河湖自然岸线保有率95.79%,生态流量保障程度100%……

  这份绿意盎然的生态答卷,不仅凝聚着全民参与治理的奋进力量,亦见证岑巩县守护绿水青山的务实担当,更记录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

  水之变,源头在岸上。几年前,沿岸的部分工厂、养殖场和村民将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中,导致部分河段受到污染,再加之过度捕捞,龙江河不堪重负。

  让河流更清,让河道更美。近年来,岑巩县严格落实河长制,强化跨区域协调共治和护河宣传;推进河湖清“四乱”,先后实施4个河道治理项目,加强岸线保护和管理;建立完善的垃圾收运体系,动态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建制镇集中污水处理厂全覆盖,构建全民护河格局。

  此外,严格长江流域十年“禁渔”管理,在岑巩县龙江河光倒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镇远县龙江河裂腹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全年禁渔。

  目前,龙江河共生长着42种鱼类。其中的光倒刺鲃身披青灰色鳞甲,体色为类似黄铜的光泽,它对水质有较高要求,喜欢生活在清澈且溶氧量高的水域。

  岑巩县龙田镇作为保护区的核心区,2024年以来开展巡河400余人次,开展联合执法30余次,查处违规钓鱼行为39起,增殖放流投放鱼苗12万尾。

  水岸共生,每个人都是河道的“绿色股东”。龙江河沿岸村寨纷纷制定护河公约,积极发动群众力量,全县172个村民组实现“护河公约”落实全覆盖。

  “任何人不得在河道及山塘电、毒、炸鱼,不得到光倒刺鲃(铜鱼)保护区内从事任何形式的捕鱼。”龙田镇都素村将村规民约粘贴在最显眼的大门入口处。

  龙江河流经都素村的距离长约9.5公里。禁止捕鱼和保护环境长期成为村里各类会议的高频词汇,30余位公益性岗位人员也肩负起清理河道的责任。

  夏季来临,气温升高,鱼群活跃时间不断缩短,清晨和傍晚成为黄金窗口期。沿岸的部分村民自发将业余时间投入到护鱼工作中,充实夜间的巡逻力量。

  “之前村民们的关注点在于鱼个头大不大,而现在更多是观赏鱼游动,感受其中的自由与活力,放松身心。”都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何洪智说。

  2016年以来,龙江河沿岸靠打鱼为生的村民们,积极响应政策,纷纷放下渔网。如今,村民杨德明依然经常漫步在河岸上。不同的是,他已从一名捕鱼者,变成了护渔队员。从旁观到参与再到守护,村民们用行动诠释对自然的敬畏。

  除了传统的人工监测之外,上游的大岭拱桥水质自动监测站与下游的㵲阳河两河口(玉屏)水质监测站,实时智能捕捉龙江河的水体温度、氨氮离子浓度、PH酸碱度、溶解氧浓度、电导率和水体浊度等关键数据,为龙江河的健康把脉。

  63岁的思旸镇村民徐昌国从小在龙江河边长大。夏日里,每天晚饭后和妻子一起踏着夕阳的余晖沿河散步,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里的河水很清澈,在步道上感受从河上吹来的微风,清凉又舒心。”徐昌国说。

  绘好山水画,共享生态福。近年来,悠悠流淌的龙江河,不仅让乡村颜值大幅提升,还孕育出了相应的特色产业,沿岸乡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

  好水育好粮,好山出好柚。2024年,沿龙江河21个村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目前,沿岸区域种植思州柚面积3.6万余亩,年产量约6万吨,年产值近3亿元,1000多户农户持续增收,2021年首次实现出口销售并逐年增加。

  周坪村位于注溪镇东部,境内属丘陵地带,距县城25公里,交通区位明显,水资源条件较好。1976年水稻制种在岑巩县全面铺开,周坪村村民种了60亩。

  “2025年,注溪镇周坪村用于水稻制种的耕地面积达1462亩,共涉及685户,尝到甜头的村民们,持续扩大种植规模。”周坪村党支部书记刘洪云说。

  近年来,岑巩县依托坝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布局,集中打造以周坪水稻制种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为核心,龙江河沿岸、岑江公路沿线为两翼的“一核两翼”水稻制种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杂交水稻制种“育繁推”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

  沿线20公里油菜花海、高过河景区、思州温泉“山水观光+康养疗愈”双业态,传承百年的龙田龙舟、注溪衙院土司遗址、思旸古思州古城……在山水之间领略自然风光,于历史遗迹中探寻深厚的人文底蕴,龙江河成为热门打卡地。

  在玉屏县新店镇沙水坪村,满载货物的列车拉响汽笛,在绿水青山间呼啸而过。演奏着一曲曲美妙生态乐章的龙江河奔流不息,在㵲阳河里继续它的旅程。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