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 力全开燃爆苗岭!2025广场舞大赛+最炫民族风high翻夏日
为进一步宣传弘扬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展现广大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的生活风貌,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开展景区节赛联动,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5月17日,“锦绣黔东南” 群众文化系列活动 —— 第八届全州广场舞大赛暨2025年施秉县杉木河开漂活动在施秉县音乐喷泉广场正式拉开帷幕。全州16县市17支广场舞队身着盛装齐聚,与数万游客共赴这场 "以舞传情、以漂会友" 的夏日盛会,在非遗韵律与山水清凉中奏响 "文化 + 旅游" 的融合乐章。
活动现场,流光溢彩,千盏灯光映照着攒动的人潮,将现场渲染成欢乐的海洋。开幕式上,施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周晓颖致辞,施秉县杉木河公司工作人员现场向推介施秉旅游资源,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国祥宣布活动正式开幕。随后来自凯里、台江、雷山等县市参赛队伍身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舞技,将苗族芦笙舞、侗族大歌、水族铜鼓舞等元素融入广场舞编排中,生动展现了黔东南“百节之乡” 的文化魅力。
“我们的平均年龄有五十二三岁,有居民、有农民、有上班的,我们的舞蹈的名字叫做钱棍金钱舞,体现我们的一个大丰收,比较活跃积极。”镇远县代表队聂天琴说。
“我们的舞蹈名字叫做《多情苗乡等你来》。我们的寓意是以灵动舞步诠释苗乡千年风情,用肢体语言传递苗乡好客。热忱邀请八方来客共赴浪漫歌舞之约,欢迎四面八方的所有朋友来到我们施秉游玩。”施秉县代表队二队李沂云说。
随着《蜡帕翩跹•革家逸韵》的舞曲响起,比赛正式拉开帷幕。榕江县代表队以一支《侗家姑娘》点燃现场气氛,队员们头戴银冠、腰系挑花围裙,刚柔并济的演绎赢得满堂喝彩;施秉县代表队带来的《水墨云山·青春曳动》则大胆创新,将律动与苗族舞蹈结合,赢得满堂喝彩。
“很荣幸这一次能参与第八届全州的广场舞蹈比赛。这一次我们把我们村超的神曲《侗家姑娘》带给了大家。想表现的就是我们侗家姑娘既会唱歌又会跳舞,把一个青春的活力呈现给我们的老百姓。欢迎我们全国全世界的亲朋好友们,到我们黔东南来做客。”榕江文化馆艺术团副团长尹亚丽说。
5月18日,施秉县城主干道化作流动的民族T台。22支巡游队伍依次亮相:苗族的錾刻银冠、侗族的亮布围裙、刻道文化展示交相辉映,市民游客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现场热闹非凡。
“每个队伍都有自己的特色,不管是从服装、表演还是各种寓意,我觉得都体现出自己的主题了。”游客潘祖桃说。
“非常的惊艳我,大家都表现的非常的热情,兴趣都非常高。他们的服装也特别惊艳我,特别是前面过去的马号镇的衣服,他们的服饰真的很好看,那个银饰特别的漂亮。”游客石敏说。
“今天我们从马号来了30多位身穿盛装的绣娘。我们身穿这衣服,都是我们的母亲一针一线的绣出来。我们这一套盛装都是在重大的节日或者场合才会拿出来穿,这个就相当于我们的嫁衣。我们也希望让外面的人能知道我们的传统文化,喜爱我们的文化。欢迎大家来我们施秉做客。”马号镇代巡游队伍廖芝琴说。
经过两日激烈角逐,比赛最终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及民族巡游互动奖。黔东南州榕江县文化馆和凯里市文化馆在本次比赛中表现突出,荣获并列第一名。
此次活动以舞为媒,既是群众文化的‘狂欢节’,更是文旅融合的‘试验田,成功搭建起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桥梁。下一步,施秉县将通过‘节赛联动’模式,让民族文化从田间地头走上舞台中央,打造 “白天观舞竞技、夜晚漂河赏艺” 的沉浸式体验,让游客在山水间感受文化的温度,在舞动中触摸生态的脉搏。
“近年来,我县以‘生态立县、文旅兴县’为目标,打造了杉木河夜漂、云台山世界自然遗产等品牌。本次活动是贯彻落实 ‘文旅融合’ 战略的生动实践。通过 ‘广场舞大赛 + 景区开漂’ 的联动模式,不仅为群众提供了展示风采的舞台,更以文化赋能旅游,推动我县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施秉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舒忠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