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流中的“温暖怀抱”:消防员刘元欢的“铁汉柔情”与坚守

2025-07-08 黔东南新闻网 岑光柱 罗峥铭 侯丽

  近日,一段“消防员怀抱婴儿穿越洪流”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镜头中,救援人员将襁褓中的婴儿紧紧护在怀中,动作轻柔却坚定。这一幕,让无数网友为之动容——灾难中的逆行者,不仅有冲锋陷阵的果敢,更有托举生命的温柔。这位被千万人牵挂的“暖心英雄”,正是剑河县仰阿莎大道消防救援站站长刘元欢。

  6月,榕江遭遇洪涝灾害,险情就是命令。接到支援任务后,剑河县消防救援大队连夜整装出发,星夜兼程奔赴灾区。刘元欢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成为这支逆行队伍中的一员,随队扎进了抢险抗洪一线。

  6月24日下午,救援行动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刘元欢带领的营救小组突然接到调度指令:月子中心有一名刚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亟待转移。情况紧急,他立刻带领队员驾驶冲锋舟火速赶往现场。抵达后,面对襁褓中脆弱的婴儿,刘元欢伸出坚实却又格外轻柔的臂膀,小心翼翼地将孩子接过。转移途中,他一边稳稳护着婴儿避开颠簸,一边轻轻拍着孩子的后背低声安抚,直至抵达安全区域,婴儿依然安心酣睡着,丝毫未被外界的纷乱惊扰。

  “这起救援只是我们整个救灾过程中的其中一起而已。”事后谈及这段被千万人关注的经历,刘元欢的语气依旧平静,“受到这么多关注,感谢大家对我们消防救援工作的认可和关心。”没有豪言壮语,却在平淡话语中透着消防员对使命的坚守——于危难中托举生命,于险境里传递温暖,早已是刻进骨子里的本能。

  洪峰退去,灾后重建的硬仗随即打响。清理村超球场和外围道路是剑河县消防救援大队的主要任务之一,这片承载着当地百姓热爱与期盼的场地,积满了厚厚的淤泥与杂物,亟待恢复原貌。

  刘元欢和队员们全身心投入,合力扛着高压水枪,对着地面的淤泥反复冲洗。从早上10点到深夜10点半,连续奋战12个小时,把村超球场清洗得干干净净,为后续的翻修创造条件。“根据指挥部的安排,利用我们的消防车、机动泵等装备,对街道街面进行清洗,配合榕江群众一道把泥泞清洗干净,早日恢复生产生活。”刘元欢的话里,藏着最朴素的心愿。

  球场的淤泥刚清理完毕,刘元欢便带领队友们马不停蹄地转战下一个“战场”——帮助清理球场外围的商铺。倾倒的广告牌被合力扶正,散落的垃圾被一一清扫,高压水枪逐家冲洗着沾满泥浆的桌椅、厨具和货柜。

  “第一天来的时候外面的淤泥非常厚,我们在清理的时候,剑河县消防救援大队提着水枪来我们这些铺子,挨家挨户进行冲洗,把店铺里外都搞得干干净净的,由衷地感谢他们!”榕江县织金土烙锅店店主卢斌提起当时的场景,语气里满是感激。

  此次驰援榕江,剑河县消防救援大队在灾区连续奋战了11天。高压水枪的后坐力震得手臂发麻,汗水顺着脸颊淌进眼里涩得生疼,身上的制服干了又湿……为了能让灾区早日恢复往日的烟火气,他们主动延长作战时间,每天顶着灼灼烈日连续工作超16个小时。

  “刘元欢同志无论是在日常工作还是抢险救援战斗中,都始终牢记党员身份,率先垂范、冲锋在前,而且团结协作能力很强。特别是在这次榕江洪涝灾害救援中,他用行动充分践行了竭诚为民的宗旨。”剑河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吴春阳的评价,既是对刘元欢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整支队伍的写照。

  截至目前,剑河县消防救援大队已成功营救被困群众156人,安全转移群众318人,清淤、冲地20000余平方米,送水700余吨。这一串数字背后,是刘元欢和队友们用脚步丈量的责任,用双手传递的温暖。

  洪流会退去,但“火焰蓝”的身影永远在需要的地方。刘元欢说:“只要群众需要,我们就会一直在。”这,就是消防员最朴素的承诺,也是灾难中最温暖的答案。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