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县江古镇水稻坝区无人机飞防作业 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7月15日,在镇远县江古镇洞尾水稻坝区,一场高效的无人机飞防作业正在紧张进行。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飞防技术正逐渐成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走进江古镇水稻坝区,绿油油的水稻一望无际,长势十分喜人。在田间的机耕道上,专业技术人员正熟练地操作着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前的准备工作。配药、灌药,一系列流程有条不紊,准备就绪后,载满农药的无人机在操作人员的操控下腾空而起,沿着预设的路线在稻田上方来回穿梭,将农药精准地喷洒在每一株水稻上,为水稻生长筑牢防护屏障。
农业无人机操作人员郑鑫说:“传统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比较低,喷洒不均匀,容易出现漏喷的情况。无人机相比人工劳动强度低,效率比较高,喷洒比较均匀,覆盖范围比较广,极大地提高了农业效率。”
当前,正值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的高发期,如果不及时防治,将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镇远县农业农村局为预防和控制水稻病虫害现象的发生,深入十二个乡镇开展无人机飞防作业,并免费提供病虫害的防治药剂,及时、高效地对大面积水稻进行病虫害防治,大大提高了防治效果。
“当前水稻进入“孕穗期”,正值病虫害防治“窗口期”,县农业农村局紧扣农时需求,依托项目精准发力,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服务,预计作业达 1.5万余亩;同时,我们选派了20名农业技术骨干下沉田间地头,为农户做好技术培训和服务,引导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全方位筑牢粮食安全防线。”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昌富说道。
下一步,镇远县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密切关注水稻的生长情况,加强监测预警和技术指导,根据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适时开展无人机飞防等田间管理工作,力争今年水稻单产提升2%,为粮食稳产增收提供坚实保障,同时也将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让更多的农户受益于科技带来的便利和效益,推动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