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融合创品牌 “蜂萄共生”酿出致富新篇章
在镇远县青溪镇关口村青翠的山坡上,一片占地40余亩的葡萄园绿浪翻滚,饱满的果穗在阳光下泛着紫光。而与之隔空相望的,是百米外向阳山坡上整齐排列的400余个蜂箱——成群的中华蜜蜂如金色云雾般腾起,掠过山涧,精准地飞向葡萄园的花海。这幅“山下葡萄、坡上蜂场”的和谐图景,正是种植户杨平用五年时间交出的生态答卷:2018年扎根土地的葡萄园,与2023年“登坡落户”的中蜂养殖场,在空间分离中实现了产业共融。
“2018年葡萄园挂果后,授粉效果总不尽如人意” 种植户杨平指着眼前的葡萄藤回忆道。传统的人工授粉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直接影响葡萄的坐果率和品质。引进蜜蜂授粉成为他思考的方向。然而,将蜂箱直接放进葡萄园的想法很快被专家否定:日常的农事操作(如灌溉、施肥、喷施必要的生物农药)极易惊扰蜂群,甚至可能导致蜜蜂逃逸或死亡。
经过反复咨询专家和实地考察,杨平在2023年做出了一个关键决策:在葡萄园外约百米的山坡上,开辟专门的场地集中养殖中华蜜蜂。100米,既在蜜蜂的有效飞行授粉范围内,又能有效避开园内频繁的农事活动干扰,给蜂群一个安稳的‘家’。
而现在正值葡萄成熟的季节,一串串晶莹剔透、浑圆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散发着浓郁的果香。在基地里,由贵州荣丰源生态有限公司种植“夏黑、巨玫瑰、阳光玫瑰”等葡萄品种已相继成熟上市,公司也将开展的系列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品尝,在葡萄架下享受采摘的乐趣。
青溪镇关口村民张世梅说:“在这里给杨老板打工,一天收入七八十块钱,能补贴家用。我们年纪大了,不能出去打工,这里离家近,工作方便。”
雷山游客王正艳说:“我平时就特别喜欢黑葡萄,今天特意驱车200多公里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吃一颗本地的黑夏葡萄,每一颗都颗粒饱满,颜色黝黑,我想带回家给家里人尝尝。”
望着山坡上金色的蜂群与山下紫色的葡萄海洋,杨平算起生态账:“今年‘葡萄+蜂蜜’综合收益比单一种植翻了一番,这百米距离,量出的是生态农业的黄金分割点。”他正筹建观景平台,开发“追花寻蜜”农旅路线,更计划向周边农户推广“坡蜂垄果”模式:“房前屋后的荒坡都能变蜂场,用空间换效益,让青山真正变成‘甜山’!”
贵州荣丰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平说:“我们葡萄园建立于2018年,目前种植面积40多亩,种植品种为夏黑、巨峰、阳光玫瑰,7月底到8月中旬陆续成熟。销售模式主要是与超市和批发商合作,还有游客自由采摘。2023年,葡萄园引进中蜂养殖,葡萄的花期的时候给葡萄授粉,能够提高葡萄的坐果率和产量。这种模式经过两年发展,目前已经养殖有400多群(箱)中蜂,种养结合的模式很成功。我们也把种养的模式推广到附近,带动附近的老百姓创收,增加收益。”
夕阳为山坡蜂箱镀上金边,归巢的蜜蜂带着葡萄花粉掠过葡萄园上空。杨平的实践生动诠释:当产业与生态在三维空间中找到平衡点,百米之隔亦可筑就一条流淌着蜜与酒的黄金通道。这片青山沃土上,空间智慧正将绿水青山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