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迸发大能量:翁堤村以酸汤为媒绘就产业新画卷
在贵州凯里的青山绿水间,有一个小山村——翁堤村,它虽面积不大,却凭借着独特的酸汤文化,走出了一条以酸汤为媒、促进产业大发展的精彩之路。
7月16日,贵州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2023级和2024级的7名师生,踏上了前往凯里市鸭塘街道翁堤村酸汤博物馆的调研之旅。在翁堤村支书杨昆明的引领下,师生们走进博物馆,近距离观察酸汤的发酵过程和制作工艺。他们与博物馆负责人、酸汤制作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酸汤的历史脉络。
酸汤制作人孙啟芳热情地向师生们介绍酸汤在翁堤村的发展历程,从传统制酸工艺的每一步流程,到近年来创新研发的甘蔗酸汤和新型水果酸汤,都一一娓娓道来,还现场邀请大家品尝。随后,师生们来到村中名厨杨胜东家。杨胜东家祖祖辈辈都擅长制作酸汤,他本人对酸汤菜肴更是有着独特的心法,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厨师。他现场制作的酸汤素菜,让师生们赞不绝口。大家还在他家中,深入了解酸汤的发酵工艺制作方法和保存形式,再次品尝了美味的酸汤菜。
贵州民族大学学生秦余凤感慨道:“这次调研我们收获满满,但作为家乡人,我觉得咱们当地酸汤的推广还不够广泛。凯里酸汤是地域性的民族特色美食,在贵州乃至全国都很受欢迎,我们希望能把它推广出去,让它的知名度和柳州螺蛳粉一样响亮。”此次调研团队的成员来自黔东南各地,还有遵义和福建的同学,大家选择酸汤作为调研主题,正是看中了它巨大的发展潜力。
2025年5月1日,对于翁堤村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由村里厨师和黔东南州烹饪协会自筹100多万元建成的酸汤博物馆,在贵州省凯里市鸭塘街道翁堤村“厨师之乡”正式对外开放。这是凯里市首个落成开馆的凯里酸汤博物馆,也是凯里市获得“中国酸汤美食之都”称号以来的首个专题博物馆。
据酸汤博物馆馆长潘明武介绍,目前博物馆已经接待了1000多名游客,其中大多是外地餐饮老板和游客,酸汤博物馆正逐渐成为黔东南州旅游打卡的新美食景点。
翁堤村不仅有着深厚的酸汤文化底蕴,还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这个看似普通的小山村,享有“文明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凯里酸汤示范村”“厨师之乡”等诸多荣誉称号。村里持证技术型人才达300余人,其中职业厨师持证就有200多名,更有中国烹饪大师2人、国家级评委3人、省级评委6人、黔东南州“名厨师”5人。
村支书杨昆明信心满满地表示:“下一步,村里面要加大酸汤产业的打造力度,以酸会友,以酸汤产业为媒介,进一步宣传凯里市。”目前,村里正在积极打造酸汤博物馆、洞藏酸汤、酸汤培训基地、厨师培训基地、学生研学基地等,着力打造“凯里酸汤”品牌翁堤产研学一体基地。
从师生的一次调研,到酸汤博物馆的开馆,再到整个村子对酸汤产业的全面布局,翁堤村正以酸汤为媒,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产业传奇。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如今正凭借着酸汤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也让凯里这座城市的名片在酸汤的醇香中愈发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