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14天 岑巩民兵为榕江打通“民生线”
在大自然的狂暴面前,总有一群逆行者挺身而出,他们用坚韧与担当守护着人民的家园。
6月下旬以来,黔东南州榕江县遭遇历史罕见的持续性强降雨,洪水如猛兽般肆虐,城区瞬间沦为一片泽国,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危急时刻,岑巩县民兵应急连突击队闻“汛”而动,跨越2小时的路程,奔赴榕江抗洪抢险一线,在14天的连续奋战中,为榕江人民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希望屏障。
急难险重:清淤“第一战场”的攻坚之战
“群众的‘菜篮子’不能等!”6月25日晌午,岑巩县民兵应急连突击队抵达满目疮痍的榕江。他们接到的首个任务,便是攻坚“民生保供要塞”——榕江县农贸市场。
走进市场,淤泥深达20厘米,腐烂的生鲜、破碎的冰袋和散落的商品混杂其中,刺鼻气味难闻,商户们望着一片狼藉的摊位,急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岑巩县民兵应急连连长刘忠林一声令下,60名民兵迅速分成3个战斗小组,各司其职。县应急连一排排长陈睦根带领10名年轻民兵,先在市场入口开辟临时通道,再由内向外逐层清理。连续3天的高强度作战,民兵们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脚上的水泡破了又结痂,但没有一个人喊累。至6月27日傍晚,他们共清运淤泥200余吨,帮助32户商户抢出价值50余万元的物资,为市场后续复市打通了“生命通道”。
温情守护:灾后重建的“暖心力量”
“谢谢你们,帮我把屋子收拾干净,还送来吃的和药。”7月1日,在天佑小区,一位商铺老板紧紧拉着民兵肖桃刚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岑巩县民兵应急连转战天佑小区后,不仅要清淤和疏通下水管道,还要协助地方政府调配各类车辆。得知某家商铺淤泥和杂物堆积严重,肖桃刚和4名队员立即上门,仅用1个多小时,就把屋子收拾得井井有条。得知商户没吃的,民兵们又马不停蹄地跑回物资点,取回面包、牛奶和常用药。
在小区广场,队员们帮居民晾晒受潮的被褥、修补损坏的门窗。他们累计清运生活垃圾30余车,协助200余户家庭完成清淤。从清理家园到帮扶老人,民兵们用真心换真情,让受灾群众感受到了温暖与希望。
攻坚拔点:创新战法啃下“硬骨头”
万都小区地下停车室的淤泥,成了清淤工作的“硬骨头”。
进入口太低,大型机械难以进入,淤泥混杂着油污和垃圾,紧紧粘连在地面上,难以剥离。7月4日,岑巩县民兵应急连接令接手此处清淤任务。
“不能用机械就用‘笨办法’!”队员们集思广益,创新出“集中抽除法”。他们先将木板合成,钉上绑带,五人一组将淤泥集中到一处,导入排水沟,再用吸污车在出口马路连接长管道将淤泥吸出带走。
连续4天,队员们每天工作9小时,饿了就啃一口干粮,困了就在墙角眯一会儿,手上的手套磨破了一批又一批。最终,他们清理淤泥400立方米,彻底打通了小区地下车库的消防通道和排污管道。
14天的连续作战,岑巩县100余名基干民兵在榕江大地留下了坚实的足迹。他们共清理淤泥6000立方米,清运垃圾300余车,协助1000余户居民重返家园,保障了榕江县农贸市场等重点民生场所率先恢复功能。
7月8日,最后一支民兵队伍撤离时,榕江群众自发沿街相送,横幅上“岑巩应急显神威,榕江人民永铭记”的字样,道出了深深的敬意。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职责,成为榕江灾后重建中那道最坚实的迷彩防线,擦亮“中国民兵”这个闪亮的精神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