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凯里:小蓝莓 甜了百姓

2025-08-04 黔东南新闻网 杨序成 龙仙桃 粟琼 张家璐 侯丽

  近年來,国产蓝莓凭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市场青睐,凯里市利用良好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蓝莓种植,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小小的蓝莓让百姓日子越过越甜。

  八月初,碧波镇大堡村兴欣蓝莓科技种植场,蓝莓还在采摘销售期,成熟饱满的蓝莓果压弯枝头,让人垂涎欲滴,采摘工人们穿梭期间,忙着摘下蓝紫色的蓝莓果,动作精准而迅速。

  冷库内,十余名工人给刚摘下来蓝莓穿上“衣裳”——将刚采摘的新鲜蓝莓进行包装,以满足客户需要。

  “鲜果品质高,包装也要好一点,才更好销售。”兴欣蓝莓种植场负责人王明友笑容满面地说。将蓝莓升级品牌包装,不仅让自家蓝莓鲜果在市场上更有辨识度,还经常有顾客电话采购,给种植场提升了10%的销售额,市场反应给王明友鼓足了发展信心。

  王明友是碧波镇蓝莓种植大户,种植场的蓝莓个大味甜,品相极佳,每年的蓝莓采摘季,各地客户纷至沓来,蓝莓鲜果供不应求。

  “又是丰收年,今年产量在120吨左右,产值预计150余万元。近几年来,我们的年均收入均超130余万元,日子越过越好。”看着蓝莓不停的采摘运走,王明友十分高兴。

  借助凯里市大力发展蓝莓产业的机遇,王明友从2010年承包150亩荒山发展蓝莓种植,尝到甜头后,陆续扩大规模。目前总面积310亩,主要种植灿烂、粉蓝、圆蓝等十余个优质蓝莓品种。

  种植蓝莓不仅改善了自家经济状况,还提高了附近群众经济收入。十多年来,仅王明友的蓝莓种植场就为附近1500余名群众提供就近就业机会。6月到8月盛果期,采摘工人多达百余人。

  周志琴、李世菊等村民每年6至8月份都会来蓝莓种植场采摘蓝莓。“我家里还有老人和小孩要照顾,在这里采摘时间自由,手脚快的话,基本每个月能挣个3000至4000元左右,可以补贴家用。”周志琴高兴说到。

  2024年以来,王明友的种植场通过“基地+公司”鲜果直供模式,与蓝莓产品加工企业合作,进行鲜果深加工,制作成蓝莓果酱、蓝莓果干、蓝莓果饮等。2025年,种植场直供100余吨蓝莓鲜果专供给合作企业,提高蓝莓鲜果种植效益。

  随着市场的扩大,像王明友这样,龙万江等农户也纷纷发展起蓝莓种植,全村已发展蓝莓种植800亩,不少农户通过发展蓝莓种植,年收入达二三十万。

  在凯里市碧波镇朝阳村蓝莓种植基地,一垄垄蓝莓树郁郁葱葱,饱满的果实缀满枝头,宛如一颗颗“宝石”在阳光下闪耀。几十名村民手指翻飞间,一颗颗蓝莓落入篮中,欢声笑语回荡在山间。

  韦明香和姐妹们有说有笑地在基地忙碌,采摘、搬运、装框……。“在这里干活,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人,日子越过越踏实!”韦明香说道。在当地,不少村民通过种植蓝莓、土地流转、务工等实现多渠道。

  朝阳村蓝莓种植基地规模2000余亩,经过精心管护,有500亩蓝莓于今年初产,预计产值30万元。到2027年,每年将为蓝莓加工企业提供优质加工果1000吨以上,实现年产值500万元以上。基地全面投产后,每年可给村集体分红40余万元,通过带动村民就业,年发放务工收入100余万元。

  近年来,碧波镇不断扩大蓝莓种植规模,并探索采用村企合作模式,带动当地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就业增收,让“小果子”带动“大产业”,激活产业经济发展新动能。

  碧波镇是凯里市发展蓝莓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凯里市万潮镇、舟溪镇、下司镇等都在大力推动蓝莓产业。据凯里市林业部门公开信息显示,蓝莓产业作为凯里“一主两辅”农业产业的主导产业,目前建成蓝莓产业基地15个,种植面积达1.8万亩,挂果面积1.2万亩,预计今年实现产量375万公斤,年产值将达到5250万元以上。凯里市积极延长产业链条,打造多元化销售渠道,推动蓝莓精深加工,开发深加工产品实现年产值预计增量15000万元。深化三产融合,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产业综合效益预计突破39000万元。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