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茫歌会唱出新时代
“平茫歌会在家门口举办,我年年都去参加!”吴凤梅兴奋地说,“这么多乡亲聚在一起唱歌看戏,我很喜欢这种氛围。”7月20日,贵州省天柱县坌处镇平茫苗寨迎来了一场盛大的文化盛宴——“四十八寨歌节”平茫歌会与“金凤新声”文艺讲堂在此举行。
“四十八寨歌节”从每年农历二月持续到当年十一月,被誉为“湘黔边区民族生态博物馆”和“世界上最长的歌会”。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四大歌场四大戊,四处插牌赶平茫。”这句流传已久的民谣,仿佛是一声深情的召唤,让四方苗侗群众来此汇聚。当天,来自贵州省天柱县、锦屏县,湖南省靖州县、会同县的62支歌队依次登台,悠扬的歌声伴着山风回荡在苗寨。
“门前的水沟清了,路边的杂草除了,咱村的新楼比花还俏……”今年,平茫歌会的重头戏是传统侗戏与“四十八寨歌节”的结合。天柱县渡马侗戏队以戏为媒,将“金凤新声”的宣讲内容融入古戏表演,唱出了新时代的发展新篇。
台上,演员们用歌声演绎“两清两改两治理”,朴实的唱词配上生动的表演,充分体现出乡村建设的新面貌。台下,观众们听得入神,有人跟着节奏轻轻点头,有人掏出手机记录,掌声一阵高过一阵。“这戏改得好啊!”村民谢治金望着台上演出,忍不住和身旁的人感慨。
据了解,天柱县创新打造“金凤新声”理论宣讲品牌,通过“文艺讲堂+侗戏山歌+新媒体传播”的模式,将惠民政策等改编成剧目,让侗戏、阳戏、山歌传播时代强音。今年,组建“金凤新声”宣讲队伍60多支,在传统歌场、风雨长廊等场景中,采用“侃堂对歌+直播互动”方式,开展100余场活动,线上传播覆盖20万人次。
“我们通过‘四十八寨歌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等平台,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和志愿服务活动。”坌处镇党委副书记崔柏晟介绍,“根据群众的需求和喜好,宣讲采用山歌传唱、民族舞蹈表演、山歌侃堂子等形式开展。今年以来,坌处镇的‘金凤新声’宣讲队伍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了宣讲40余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