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红激活古城韵!锦屏隆里以党建书写基层治理与文旅融合答卷

2025-08-19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侯丽

  8月17日,晨光透过黔东南州锦屏县隆里古城的马头墙,在青石板路上洒下斑驳光影。几位身着蓝布衫的村民正手持扫帚清扫巷道,巷口的民宿老板陶大姐正麻利地擦拭着门楣,准备迎接新一天的游客。

  这座有着600余年历史的屯堡古城,如今处处透着整洁与生机;而这背后,是当地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绘就的生动图景。

  “古城是我们的家,环境变好,游客多起来,大家的收入也会跟着提高。”隆里乡隆里所村文书张月代一边清扫一边笑道。

  近年来,隆里乡以党建为引领,将基层治理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制定《2025年隆里所村“两清”“整改”“院坝协商”暨隆里古城环境卫生整治“景区协商”》,让党建成为推动古城焕新的“红色引擎”。通过组建由村组干部、驻村干部、农村党员、学生志愿者及热心群众组成的志愿服务先锋队,划分责任区,定期开展卫生清理、古建筑维护、绿化美化等工作,让古城环境一天天靓起来。

  “大家要主动搞好自家的环境卫生嘞,这样我们的家乡才会变得更好。” 在隆里所村第五组院坝会上,组长江先荣用熟悉乡音动员,他告诉记者,村里每个月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这样的“院坝会”已成为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越来越多的巾帼妇女也纷纷加入其中,志愿服务力量更是不断壮大。

  为了让环境整治从“一阵风”变“长久事”,隆里所村里推行“积分制”管理,村民参与卫生清扫、文明劝导、游客服务等均可获得积分,凭积分能兑换生活用品。

  “现在游客都夸我们这儿干净、住着舒服,回头客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意也更红火了。”民宿老板陶大姐话里满是喜悦。

  “这一机制激活了大家的内生动力,乱堆乱放、占道经营、不文明养犬等现象大幅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街道、规范的门面和充满生机的庭院景观。”张月代说。

  环境的蝶变为文旅发展奠定基础,而深挖文化资源、拓展客源渠道、优化服务体验,则让古城旅游焕发持久活力。

  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要素,隆里乡让党建引领延伸到文旅发展的每个环节。在资源活化上,古城深挖屯堡文化内涵,推出古城情景剧、剧本杀等沉浸式体验项目,编草龙、花脸龙、金钱棍等非遗展演常态化开展,长桌宴、篝火晚会让游客感受民俗风情,让静态的历史文化“活”起来;在客源拓展上,乡里积极联动上级部门、社会企业及周边景点,通过公众号、视频号开展线上宣传,短视频里的古城风光、民俗活动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在服务提升上,古城增设标准化导览标识,整治提升游客休息区和便民服务站,组织红色乡村讲解团提供向导服务,让游客宾至如归。

  “这里不仅文化底蕴浓厚,风景优美,服务也很贴心。”广东游客张丽到隆里古城度假后啧啧称赞。

  党建引领下,乡村治理有效,乡村振兴更是有了“主心骨”。而今,不少年轻人入驻隆里古城,在此开民宿、卖特产、做导游等,为古城注入了新活力。2024年初与朋友共创贵州好龙文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王建伟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创立公司,主要致力于推动隆里地方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以为家乡文化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石板路上游客穿梭、古民居里笑语盈盈、非遗展演掌声阵阵……如今,隆里乡党建引领让治理效能持续释放,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再到“受益者”,形成了“环境美、产业兴、百姓富”的良性循环。

  “以党建红点亮古城韵,把隆里古城打造成黔东南文旅的亮丽名片。”隆里乡党委书记夏太伟表示,接下来,将持续以党建为纽带,整合资源、优化服务,书写古城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新的诗篇。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