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为我攒的十年嫁妆,走上银幕

2025-08-22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侯丽

  在黔东南台江县的木楼里,26岁的苗绣非遗传承人邰馨慧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苗族盛装——是母亲杨再美耗时十年为她准备的三套嫁妆,每套都价值20万元。如今有了一个新身份:电视剧《乌蒙深处》里,毛晓彤饰演的“衮月亮”登上巴黎时装周时的“战袍”。当20斤重的银角饰在镁光灯下折射出冷冽光芒,没人会想到,这不仅是剧中非遗传承人的高光时刻,更是苗族匠人用百年守望完成的一次文化突围。

  十年嫁妆:从“压箱底”到“走上银幕”

  故事要从邰馨慧的母亲杨再美说起。作为国家级项目苗绣非遗传承人,杨再美从女儿出生那天起,用一针一线的苗绣和精美的银饰,历时十年,在火塘边筹备了这份价值20万元的“会走路的银行”。对杨再美而言,这不仅是母亲给女儿的礼物,更是把苗绣火种交给下一代的仪式——当幼年的邰馨慧穿着这套盛装参加苗年节,银饰碰撞的脆响里,早已埋下传承的种子。

  命运的交集,始于《乌蒙深处》剧组的到来。这部由贵州省文联、中共遵义市委宣传部、中共毕节市委宣传部联合策划指导,贵阳佳映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电视剧,聚焦乌蒙山腹地的乡村振兴,以“都市青年返乡创业”为主线,将苗绣活化、智慧农业、攀岩旅游等贵州实践搬上银幕。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广电总局的重点项目,为了确保电视剧艺术创作的专业性与真实性,剧组邀请了深耕苗绣行业的专业造诣与创新实践的邰馨慧和母亲杨再美作为相关领域担任专家顾问。从绣娘的针法姿势到服饰的穿戴礼仪,母女俩全程盯场,剧组还从台江县招募了100多位群演,招募了10多位绣娘,剧中一半的服饰都取自当地。

  当剧组在黔西取景时,这套估值20万的嫁妆成了“最珍贵的道具”。当演员毛晓彤第一次试装时,银角饰的重量压得她险些站不稳,却也因此理解了剧中衮月亮的蜕变——当传统技艺成为生存负担,创新突围才是最好的传承。戏里,衮月亮将把苗绣元素融入创新时装;戏外,邰馨慧和母亲的创新早已落地生根——她们将苗绣纹样绣在帆布包、笔记本上,把银饰元素融入现代首饰,这些“老手艺新物件”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

  从银幕到山乡:文化突围的延续

  2025年8月3日,《乌蒙深处》正式杀青。当镜头最后定格在毛晓彤身着银饰盛装的背影,赤水河的波光与银饰的光泽交相辉映,这套嫁妆的使命早已超越“道具”:它是一个民族用银针在金属上刻下的生存智慧,更是非遗从“压箱底”走向“活起来”的见证。

  如今,这套嫁妆已完成拍摄使命,却开启了新的传承之旅。邰馨慧母女的绣坊里,不仅有苗族剪纸、苗绣的教学课堂,还有源源不断的定制订单——学员里有返乡的年轻人,订单还来自上海、广州等地方。

  “衮月亮的故事,是所有非遗传承人的缩影。”邰馨慧说,“把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让苗绣走出深山,这才是母亲当年在火塘边埋下的期待。”

  据悉,这部由毛晓彤、秦俊杰等主演的《乌蒙深处》,预计2026年3月播放。届时,当观众看到衮月亮在悬崖村的月光下绣出第一针时,或许能读懂那些苗绣的针脚里,藏着的不仅是一个民族的记忆,更是中国乡村在振兴路上,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的星火。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