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铝企业上半年产值飙升超2倍 凯里循环经济深耕 “城市矿山”
850摄氏度的熔炉内,易拉罐渐渐熔化为炽热铝液,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加热的特殊气味,但整个车间整洁有序,与传统高耗能、高污染的冶炼工厂形成鲜明对比。
8月19日,在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贵州鑫博杰铝业有限公司的厂房内,这些日常废弃品经过分拣、提纯和调配,被铸造成市场售价高达每吨2万元的合金铝锭,成为汽车制造和机械加工领域的优质原料。
“温度控制和选料是关键。”企业负责人周博文介绍,这位来自“五金之都”浙江永康的企业家,其父早在1981年就留意到凯里铝加工产业的薄弱环节,2019年8月,他与投资人带着东部技术和管理经验重返黔东南,积极响应“双碳”政策,投身再生铝行业。
据介绍,通过自主研发铝灰回收技术,企业将原料利用率提升至95%以上,实现全程“零固废排放”,相比从铝土矿提取原铝的传统工艺,铝灰处理系统的再生铝生产可节约95%的能源消耗,减少90%以上碳排放,每吨产品相当于节电1.3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吨以上。
“我们从周边200公里范围每日回收超过80吨废旧铝制品。”原料区内,周博文表示,企业按品类定价收购,如易拉罐约1.5万元/吨,采购网络覆盖黔东南、遵义和贵阳等地,原材料十分充足。
其生产的ADC12、A380等牌号铝锭纯度稳定、性能优异,除本省外,还销往重庆、广东和浙江等制造业聚集区。其中,凯里红凯机械月订单超100吨,富筑公司月采购约50吨用于热水器配件生产,其生产的合金铝锭成为汽车制造和机械加工领域的香饽饽。
作为2017年凯里市重点招商项目,目前企业已建成铸锭、铝灰加工车间及环保处理系统,企业还将引进新的铸锭设备,日产量有望再增30吨。据统计,2024年实现产值3400万元(2024年上半年产值916万元),而今年1至6月产值已达3034万元,同比激增231%,税收同步增长。按扩产计划,年产10万吨生产线全面达产后,年处理废铝能力将达12万吨,可带动就业200余人,年纳税额或突破千万元。
近年来,炉碧经开区已集聚铝加工产业链企业17家,包括其亚贵州集团、雅宝研磨材等,初步形成铝土矿开采–氧化铝–铝加工产业链。2024年园区铝及铝加工产业完成产值58.13亿元,增长55.24%,其中规上铝企12户,亿元产值企业1户。这座黔东南“城市矿山”,正为区域工业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