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功夫学堂”让孩子们文武兼修
“嘿!哈!”
清晨,天柱县渡马镇甘溪功夫村的广场上,已响起整齐而有力的呼喝声。
30名孩子在教练的带领下,正全神贯注地习练拳法,铿锵的口号声回荡在整个寨子上空。
“马步要稳,出拳要准,更要猛!”教练罗永健穿梭于队列之间,不时停下脚步,耐心纠正孩子们的动作。
“在这里不仅学武术,更磨炼了我坚韧的意志力。”学员吴雨彤训练格外认真,一招一式都力求标准到位。
甘溪村素有习武传统,武术氛围浓厚,被誉为“功夫村”,更曾被英国《每日邮报》列入“世界奇异村庄”之一。而如今,随着“功夫学堂”的创办,这份“奇异”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它不再只是一个传承武术的地方,更成为孩子们全面成长的摇篮。
谈起创办初衷,渡马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共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唐安厚表示,“功夫学堂”的意义远超强身健体。它是一个集武术传习、民族文化、家风教育、农耕实践与安全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型课堂。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获得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实现身心各方面的提升。
该村“功夫学堂”的课程设置令人眼前一亮:涵盖农耕体验、自然教育、军事训练、非遗技艺等多个板块。孩子们在泥土与汗水中学会勤俭,在锻炼中锤炼意志,真正走向“文武兼修”。
家风家教亦是“功夫学堂”的特色课程。老师常带领孩子们诵读《弟子规》《朱子家训》等经典,通过讲述家风故事,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融入日常教育。
学员吴雨彤对一次徒步扫墓活动记忆犹新:“我们步行二十多公里前往天柱烈士陵园,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正是先烈的牺牲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这样的体验不仅锻炼体能,更在孩子们心中植下家国情怀的种子,让他们学会感恩与担当。
农耕体验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环节。学员江和智兴奋地分享:“前几天我们帮农户收割水稻,这些劳动让我明白了传统农耕的价值,也更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
“孩子参加学堂后,不仅更有礼貌,还会主动分担家务。”一位家长欣慰地说,看到孩子的进步,家长们都表达出由衷的感激与认可。
“功夫学堂”让每一个孩子在文武兼修中挖掘潜能,在一招一式的坚持中锻造意志。它帮助孩子练就强健体魄,养成优良品格,四年来,“功夫学堂”已累计招收300余名学员,年龄跨度从5岁至1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