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深山藏“黄金” 只为遇见“李”

2025-09-08 黔东南新闻网 杨序成 黎配坤 张俊安 彭楠 侯丽

  摘袋、取果、装筐、套网、装车……

  眼下正值黄金李丰收的季节,走进炉山镇平初村匠园·绿色生态水果源头种植基地,放眼望去,阳光洒在果林之间,硕果压枝、果香扑鼻,颗颗色泽鲜艳、硕大饱满的黄金李正挂满枝头,果农们正来回忙碌。

  “我们现在在备货,很快就给您送来,感谢老客户

  的支持!” 一大早,基地负责人黎坤和就接到老客户的订单。“这家企业连续几年在我们这采购黄金李了,每年采购就是几百件,是我们的大客户。”

  果园里,每一株黄金李硕果累累,桃子般大的黄金李第一眼看去以为是梨子,巨大的个头让初次见到的客人不禁赞叹。

  “个头太大了,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李子,我眼睛都瞪大了,实在太大了,金灿灿的,真的是黄金李。”前来采购的欧女士说道。

  取下一枚黄金李,剥开外层的环保袋,金黄的外观,一股淡淡的果香就飘入鼻腔,咬上一口,随着果肉在牙齿间的挤压,饱满的汁水以清甜为主夹杂着轻微的果酸味,让人味蕾满足。

  “这个黄金李品质很好,属于精品高端水果了,这个甜度我们觉得刚好合适,口感也相当不错,买几十篮回去给亲戚朋友们尝尝鲜,我连续三年来买了。”刚驱车到种植基地的赵先生尝着一个黄金李赞不绝口。

  据了解,成熟的黄金李饱满圆润、色泽金黄、玲珑剔透。其果内腹空心,核肉分离,皮薄肉脆,味甜汁多,气味芳香,且富含氨基酸、维生素C、钙、铁等多种元素,深受消费者喜爱。

  “高品质的黄金李很受市场欢迎,现在市场价每斤30至40元不等,你看我微信里这些都是订货的客户。”黎坤和向记者翻看了微信里的客户订货信息。

  黎坤和告诉记者,早年在外打工没有攒到积蓄,回乡创业种过中药材也未能成功。尽管创业失败几次,黎坤和没有气馁,经过多年考察学习,结合平初村的环境,找到了适合的产业,发展黄金李种植。

  “我到处去学习,寻找适合我们这里的产业。这个果园位于海拔900米的山上,为黄金李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充足的光照与较大的昼夜温差,使黄金李能积累更多糖分,口感甜美。”黎坤和向记者介绍。

  经过多年精心培育,平初村的黄金李具备独特品质。其个头远超普通李子,平均单果重量超100克,糖度普遍达20度以上,汁水充沛,口感清脆,是消暑解渴的佳品。此外,黄金李储存时间较长,为销售和运输提供便利。凭借科学种植与用心管理,眼下,黎坤和种植60余亩黄金李全部挂果并进入丰产期。

  “今年预计有20000斤左右,按现在的市场计算,收入也是很不错的。这几年陆陆续续把贷款还上了,开始攒积蓄了,一年比一年好起来了。”黎坤和高兴说道。

  近年来,凯里市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大力发展精品水果产业,通过加强技术指导、打造特色品牌、积极争资争项帮扶等举措,在有条件的各村发展特色水果产业。在黎和坤这样的种植大户带动下,平初村不少农户跟着种起了黄金李,目前已发展至200亩,种在深山里的黄金李成为群众致富的金果果。

  “下一步继续做好种植管理,保证精品水果的品种,同时把这个品牌打造好,拓宽销售渠道,做强我们村特色水果产业,带动更多的乡亲增收。”

  据了解,平初村黄金李采摘售卖将持续到9月中下旬,可线上线下订购。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