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旧州机场:“空中堡垒”血肉筑 低空经济振翅飞

2025-09-11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侯丽

  8月31日,螺旋桨轰鸣声再次响彻黄平旧州机场上空,但与80多年前不同,如今腾空而起的是载着游客的观光飞机,而非奔赴抗战前线的战机。

  1945年4月,湘西会战陷入胶着,日寇集结8万兵力企图占领湘西威逼重庆。此时,一批批战机从黄平旧州机场腾空而起,对日军地面部队实施打击。这座抗战时期中美空军重要军事基地,曾驻扎美军800余名飞行员和中国300余名飞行员,与日本空军作战60余次,击毁击伤日机120余架,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机场建设始于1941年,黄平及周边10余个县的十万民工投工投劳,用竹筐、扁担和手推车,在荒坡上用身体夯硬土地,建成了含1900米正跑道、1700米副跑道、1500平方米停机坪的军事基地。每当战事吃紧时,这里日起降战机高达100余架次,成为抗战史上的“空中堡垒”。

  硝烟散尽八十载,这座历经战火的机场焕发新生。2017年12月,黄平且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航公司”)成立,以旧州机场为运营基地开展飞行体验、运动执照培训等多元化商业项目。如今,该机场已提级建成为A1/A2级通用机场,近三年累计接待访客数十万人,超6000人参与飞行体验。

  8月31日下午,通航公司飞行教员金明松带着学员驾机起飞,一连套操控,轻型载人飞机实现了起飞、翱翔到平稳落地。“公司组建以来已安全飞行9134小时,培养初级飞机教员126人,圆满完成7款通用飞机适航取证试飞。”金明松说。“我们正准备拓展直升机、无人机领域,进一步丰富业态,形成低空旅游产业链。”通航公司总经理侯珉信心满满。

  如今,在黄平旧州机场旧址之上,一个集通航产业,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飞行体验于一体的特色飞行小镇,正以崭新姿态续写着这片土地的和平与发展。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