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同心·粤黔同行】“技术良方”让麻江蓝莓“甜”出新高度
9月15日,在麻江县蓝梦谷景区的贵州蓝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分拣、压榨、灌装等工序正有序推进,新鲜蓝莓不断被转化为果汁、果酱等产品——这幅忙碌的生产图景,正是佛黔协作助力麻江蓝莓产业升级的生动写照。
作为2018年5月注册成立、总投资2300万元的本土企业,蓝瑞公司早已深耕麻江蓝莓产业多年。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为纽带,依托麻江优质有机蓝莓鲜果,用独特加工工艺打造出“蓝笑”自主品牌,产品线覆盖鲜果、速冻果、果汁、果干、果酱、酵素、浓缩原液及红酒等,年加工蓝莓产品达3000余吨,其保留的原生态营养与优良口感,早已收获市场认可。
但在发展路上,“提升产品品质”曾是横在公司总经理周南俊面前的一道难题。“从2018年成立起,我们就想把蓝莓果干的糖度降下来、出品率提上去,可试了很多方法都没突破。”周南俊回忆,就在他一筹莫展时,东西部协作的“及时雨”来了——去年8月,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的刘健南老师,带着专业技术进驻公司。
“刘老师一到岗就扎进车间,从原料检测到工艺参数调整,反复试验优化。”周南俊说,经过无数次调试,刘健南不仅成功降低了蓝莓果干的糖度、提升了出品率,还改善了口感,让这款产品成功登上高铁推荐榜单,成为麻江蓝莓走向全国的“移动名片”。
帮扶从未止步。今年,刘健南又带来了新课题:将益生菌融入蓝莓产品,打造更高端的大健康食品。
“益生菌能让蓝莓营养更易吸收,拓宽产品受众。”刘健南介绍,目前他正和企业团队一起攻关益生菌蓝莓汁发酵技术,从菌种筛选、添加量把控到发酵时间优化,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打磨。更让人期待的是,他还计划通过项目培养一支“带不走的技术团队”,让先进技术真正扎根麻江,实现从实验室研发到车间生产、再到市场落地的全链条赋能。
除了技术加持,刘健南还联动学校电商团队,为蓝瑞公司拓宽销售渠道。在他的建议与协作政策支持下,公司的种植规模也迎来突破——在原有350亩蓝莓基地基础上,新增的3500亩种植面积已进入有机蓝莓过渡期,为高端产品生产筑牢原料根基。
如今,协作红利持续释放,蓝瑞公司的发展底气更足了。“去年我们全年产值3000万元,今年有了佛黔协作新的助力,我们有信心把产值翻一番,做到6000万元!”周南俊的话语里满是干劲。从车间里的工艺升级,到高铁上的产品亮相,再到年产值的目标跃升,佛黔协作正让麻江蓝莓这颗“蓝色珍宝”,在产业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远。
“看到咱们公司的蓝莓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喜欢和认可,我打心底里觉得有成就感。”刘健南说道,“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把更多专业技术和资源带到麻江来。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推动麻江蓝莓完成从实验室研发、到车间规模化生产、再到市场广泛落地的全链条突破,既帮当地老百姓通过产业发展实现增收,也助力企业通过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让麻江蓝莓这张‘特色名片’越擦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