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万潮镇:丰收好时节 遍地稻收忙

2025-09-23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侯丽

  秋风送爽,满地金黄。眼下,凯里市万潮镇迎来水稻集中收割期,全镇上下一片繁忙景象,村民们抢抓晴好天气,在田间地头忙碌穿梭,一幅幅“丰收好时节,遍地稻收忙”的生动画面正在这里上演。

  机械穿梭稻浪间,颗粒归仓效率高

  “轰隆隆……轰隆隆……”天刚蒙蒙亮,当第一缕晨光穿透薄雾洒向田埂,万潮镇马田村良田坝的稻田里,早已响起收割机的“交响曲”。放眼望去,两台收割机正缓缓穿梭作业,巨大的拨禾轮稳稳揽住稻秆,经过切割、脱粒、清选,金灿灿的稻谷便顺着管道涌入随行的粮袋,不一会袋身就被撑得鼓鼓囊囊,留下的碎秆则被均匀撒回田间,化作来年的养分。

  “修了机耕道后,活路好做多咯,以前这块稻谷要几个人花一个上午才能收完,现在出点钱请小型收割机用半个小时就搞定了,再用车子运到家中晾晒,既省时又省力。”村民杨光厚站在田坎上,目光追随着收割机,脸上满是欣慰。

  说话间,一台收割机已完成一片稻田的作业,驾驶员熟练地停稳机器,顺手擦了擦额角的汗珠稍作休整,目光很快又投向不远处待收割的金色稻浪,片刻后便发动机器,朝着下一块稻田驶去,开启新的收程。

  共享场地晒金谷,邻里互助暖人心

  收割后的稻谷,晾晒是关键。在万潮镇劳动桥村黄土坝法治文化广场上,附近村民踩着晨光赶来“抢占”晒谷好位置,肩头扛着卷得紧实的晒垫,脚步轻快地在广场上铺开一片忙碌。

  “家里面场地比较窄,这里又宽又平,最好晒谷子,我们基本上年年都来,趁这几天太阳好,早点把收来的稻谷晒干才放心。”村民杨胜德拿着木耙,均匀地翻动着稻谷,让每一粒谷子都能充分接触阳光,确保干燥透彻。在这共享的晒场上晒谷,最暖的还是邻里情。“有时候突然下雨,谁家要是没来得及赶过来,我们邻居间都会主动帮着把稻谷拢成堆、盖好晒垫,比在自家晒还放心哩!”杨胜德说。

  除了法治文化广场,当前万潮镇各村的村委会门口、村组篮球场,乃至宽敞平整的乡村道路旁,也纷纷变身临时的“黄金晒场”。这些共享的晾晒空间,不仅解决了村民晒谷场地不足的难题,更晒出了邻里间的互助温情,也晒着大家对丰收的珍视、对好日子的满满希望。

  设施建设筑根基,政策护航促丰收

  粮食丰收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撑,更藏着万潮镇多年来深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坚实足迹。

  近年来,该镇聚焦农业生产“痛点”“难点”,以政策为指引、项目为抓手推进强农举措。一方面,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确保资金直达农户,同时强化农技指导,开展种植培训、病虫害防治等服务,保障农户收益与效率。另一方面,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机耕道、灌溉水渠,打造“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格局,筑牢粮食稳产屏障。此外,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马田河山洪沟治理工程也顺利落地并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农业抗洪涝灾害的能力,让村民们种地更有底气。

  截至目前,该镇在马田村、荷花村、笔架村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共计1100亩,新建机耕道2条总长1570米,生产便道6条总长1595米;建成灌溉水渠3条共计8755米、PE灌溉主管1条共计3750米,PE灌溉支管1条共计215米。一条条机耕道、一片片高标准农田,不仅承载着村民们的丰收希望,更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稻香阵阵,笑语声声。如今,万潮镇的田野间,丰收的欢歌仍在继续。未来,万潮镇还将继续以农为本、以民为心,在守护粮食安全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让丰收的喜悦年复一年在田野间回荡。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