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新玩法!凯里后备箱集市点燃夜间经济

2025-09-23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侯丽

  9月18日入夜,凯里市未来城市之门广场逐渐热闹起来。一辆辆私家车依次排开,后备箱灯串闪烁,像是星火落进现实。手打柠檬茶、鸡蛋烧、现磨咖啡的香气在空气中交织,吆喝声、谈笑声、音乐声此起彼伏。

  “一元一串,新鲜出炉的撸串要不要?”

  “这里有冰镇的从江百香果汁,纯手工柠檬茶。”

  穿梭其间,仿佛走入一个由创意与热情构筑的夜间乐园。

  这些摊主大多很年轻。他们用发光字牌、个性横幅、露营桌椅,将汽车后备箱改造为一家家“移动店铺”。

  “热卤小串”“不务正业”“大会唐”……

  这些活泼的摊名背后,是一个个不愿被定义的人生选择。零零后的彭先生去年第一次作为顾客来到这里,被人潮和氛围打动,今年就带着自己的果酒摊“不务正业”加入了集市。

  他说,在这里摆摊不只是卖货,更是经营一种氛围。

  他特意把摊位设在相对安静的角落,用暖黄色调的氛围灯营造微光环境,甚至还为酒友们准备了“狼人杀”“剧本杀”等互动游戏。

  “同龄人更懂同龄人。”他笑着说,“我们卖的不只是酒,还有情绪和故事。”

  像彭先生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他们依托私家车,以极低的门槛进入夜市经济,卖的大多是手作食品、创意饮品或特色小吃。与传统夜市相比,这里更注重场景体验和社交互动,灯光、音乐、陈列乃至摊主本身的风格,都成为消费体验的一部分。

  凯里市并没有停留在自发形成的“后备箱集市”阶段。当地政府顺势推动,整合资源,打造了“夜·凯里—追梦市集”,将后备箱集市区、亲子互动区、农特产品区、共享集装箱网红区、舞台展示区等融为一体,形成多元消费场景;市民和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各式小吃,还能购买农特产品、体验手工制作、欣赏歌舞表演,享受完整的夜间休闲体验。

  为规范并激励这种新业态,凯里市成立了后备箱创业协会,在“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系统发力,推动传统销售与电商融合,重点培育多元化消费形态。夜市入口处常有交警执勤,既维护秩序,也象征一种支持的态度,政府通过协调、指导和服务,推动其走向常态化、规范化,让“烟火气”不扰民、可持续。

  这些看似微小的摊位,实际发挥着民生稳定器的作用。

  “周一至周五,我一天营业额大概500元,周末可以冲到1000多元。”“热卤小串”的摊主语气中透着欣慰。

  夜色愈深,人气愈旺。烧烤摊炭火正旺,酸汤锅热气蒸腾,街头歌声不断。“游客特别多,热闹得像过节!”卖洋芋粑粑和爆浆豆腐的姜大姐说道。

  外地不少游客也从“一日游”变为“过夜游”,白天赏山水,夜晚逛集市,“白+黑”的旅游模式在凯里正逐渐成熟,随着下司古镇、苗侗风情园、小高山等地暑期人流量显著增长,夜间消费半径不断扩大。

  为持续激活夜间消费潜力,凯里积极引导商家延长营业时间、丰富业态品类,通过夜购、夜食、夜演、夜游等多业态联动,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拉动消费增长。

  “听说这是凯里人童年的味道,专门来尝尝!”晚上11点,牛场坝几十年老字号的甜酒粑摊位前依然有人排队。

  从年轻人的不被定义,到中老年人对老凯里的怀旧情绪,凯里的夜晚,正荡漾着温暖的烟火气与蓬勃的经济活力。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