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岑巩:机械化赋能“稻油轮作” 让“冬闲田”变增收田
当前正值秋冬农业生产关键期,贵州省岑巩县龙田镇胡家村抢抓农时,以油菜种植为抓手,全面推进秋冬种工作。通过机械化作业、规模化布局、产业化运营,着力盘活“冬闲田”,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走进胡家村水稻制种基地,机械轰鸣。两台大型犁田机正来回穿梭,翻犁过的土地松软平整,展现出现代农业的高效节奏,为即将展开的油菜播种打下坚实基础。
“现在我们村正在进行秋冬种前期田地翻犁,今天是有两台机子到这犁田,每台机子一天大概可以犁30至40亩地。”龙田镇胡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陆芝兰介绍,“这犁田机犁的田,比我们以往用传统农耕机来犁要更加快捷、高效,省时又省力。”
胡家村辖18个村民组、21个自然寨,共有535户2113人,总面积20.1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9.3%,生态资源禀赋优越。全村现有耕地4730亩,长期以水稻制种为主导产业,并因地制宜发展山地牛羊养殖、油茶、辣椒种植等特色产业,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走出一条生态优先、产业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近年来,胡家村坚持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积极推广机械化、规模化种植模式,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此次推进700余亩油菜种植,不仅有效利用了水稻收割后的“冬闲田”,减少土地撂荒,也为群众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今年我们村这个秋冬种是以油菜种植为主,预计种植油菜700余亩。”陆芝兰表示,“这样可以减少我们土地的闲置,同时,通过‘稻油轮作’模式,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地力,实现‘一田双收’。”
下一步,胡家村将持续聚焦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秋冬种为契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着力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不断激发农业发展内生动力,奋力书写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全面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