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岑巩:“小路灯”点亮“幸福路”
秋意渐浓,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平庄镇平庄村八栳组新装的路灯准时亮起。饭后散步的杨大爷走在明亮的村道上,逢人便夸:“这灯一亮,心里头都跟着亮堂了!再也不用摸黑走夜路了。”
这温暖的灯光,照亮的不仅是回家的路,更照亮了村民的幸福生活,映衬出乡村振兴的扎实步伐。
改变的契机,源于今年年初一场村民院坝会。会上,群众呼声直接而迫切:“胡书记,五栳组那段路,路灯老是坏,晚上回家太不安全了!”
民有所呼,呼之必应。这个问题立即引起了平庄村党支部的高度重视。村党支部书记胡婷立即组织村干、网格员实地摸排,发现五栳、凯空等11个村民小组多处路灯不同程度损坏,给村民夜间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问题清楚了,但资金从哪来?
在村党支部会议上,大家迅速达成共识:村集体经济积累,就是要用在为民解忧的“刀刃”上。最终,经过详细预算和讨论,村里从集体经济中拿出3.68万元,专项用于11个村民组的117盏路灯维修。
维修工程启动后,村干部们天天跑现场、督进度、检质量。“灯杆要加固,灯头角度要调好,一定要保证照明效果。”负责现场监督的村干部肖光权对施工人员叮嘱道。短短半月时间,117盏路灯全部维修完毕,覆盖了凯空、五栳、八栳等11个村组的主要道路。
夜幕降临,崭新的路灯齐刷刷亮起,原本昏暗的村道变得明亮温馨。如今,崭新的路灯已成为夜晚最温暖的风景线。晚归的村民踏实了,放学的学生安心了,串门的老人也更舒心了……路灯维修工程虽小,却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也照进了群众的心坎里。
“发展集体经济,最终目的是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胡婷表示,近年来,平庄村以党建统领,积极盘活四大资源,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百万元。平庄村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工作导向,合理合规支配村集体经济收益,并持续反哺于产业、道路、消防、饮水、照明、桥梁等民生实事。
平庄村的实践,是平庄镇办好民生实事的一个缩影。全镇已建立起“群众提、代表议、村级办、镇里助”的工作机制,系统推进各类民生项目实施,从S103龙田至平庄农村道路提级改造到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建设到污水管网及配套设施改造再到各村(社区)文化广场修建等等,一桩桩一件件涉及民生服务的大事,正将一幅幅民生蓝图转化为百姓可感可及的幸福实景。
“接下来,我镇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实践,推动更多村(社区)将集体经济收益反哺于民,统筹推进道路亮化、饮水提升、环境整治等一系列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项目,确保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群众。”平庄镇党委书记黄学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