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话丰年 台江2025稻渔产业大丰收

2025-09-29 黔东南新闻网 张奎 侯丽

  金秋时节的黔东南州台江县,万亩稻田迎来丰收季。在台江县台拱街道大德村的稻鳖综合种养示范点,连片稻田里波光粼粼,工作人员弯腰掀开防逃网,一只只青褐色的甲鱼便循着动静爬出来,旁边的鱼沟中,稻花鱼不时跃出水面,热闹景象让人眼前一亮。“你看这甲鱼,每只都有三斤重!”示范点负责人伍小华抓着刚捕获的甲鱼,笑得合不拢嘴,身旁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将称重后的甲鱼、稻花鱼记录在册,现场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

  这片120亩的示范点,正是台江县2025年稻渔产业升级的生动缩影。近日,台江县农业农村局联合贵州省农科院和州农业农村局专家团队,对该基地开展实地测产。经专业测算,示范点甲鱼亩产达145.3斤,稻花鱼亩产109.8 斤,“稻 + 鳖”立体种养模式实现“一水双收、稻渔共赢”,为全县特色种养树立了新标杆。“以前单种水稻,一亩地收入也就千把块,现在加了甲鱼和稻花鱼,效益翻了好几倍!”

  2025年,台江县持续深耕稻渔产业,全县稻田养鱼规模稳定在8.2万亩,其中示范基地面积达1.6万亩,通过 “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推动传统种养向高效生态模式转型。大德村的“稻 + 鳖”示范点便是创新探索的典型代表 —— 通过在稻田中搭建生态鳖栖息区,配套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既保证了甲鱼的品质,又通过甲鱼粪便为水稻提供天然肥料,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实现“稻护鳖、鳖促稻”的生态循环。

  “从选种育苗到日常管护,省州专家团队全程指导,解决了我们不少技术难题。”台江县农业农村局水产站负责人张昌帮介绍,依托中国农科院、贵州省农科院的技术支撑,全县建立了“专家 + 技术员 + 农户”的指导体系,针对稻渔综合种养中的品种改良、病害防治等关键环节开展培训,今年已累计培训农户 800 余人次,发放技术手册 1200 余册。据统计,2025 年台江县稻鱼总产量预计达2200 吨,平均亩产26.8 公斤。在产业带动下,全县已有3200 余户农户参与稻渔种养,通过“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模式,农户不仅能获得稻谷、水产品的直接收益,还能通过务工、分红等方式增加收入。

  如今,台江县的稻渔产品已形成“生态稻米 + 稻花鱼 + 特色水产”的产品矩阵,通过电商平台、线下商超等渠道销往全国各地。台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梁鲁洋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扩大特色种养规模,打造“台江稻渔”区域品牌,让“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美好图景,成为农户持续增收的坚实保障。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