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鹅“链上”一座城

2025-10-14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侯丽

  “现在靠养鹅8000多羽,一年能挣十来万元。”深秋,黔东南州锦屏县钟灵乡寨稿村“平外家庭农场”里,退役军人杨胜珍正忙着给鹅群添料,提起如今的日子,他脸上满是笑意。

  这个曾经靠天吃饭的山区县,正借一只“锦屏鹅”孵出一条贯穿东西的产业链条。

  借助政策利好,锦屏县搭建“县委统筹、政府主抓、专班推进”攻坚体系,由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挂帅任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双召集人,14名骨干组成的工作专班集中办公,仅2025年就整合中央衔接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等1.4亿余元,建成标准化养殖点48个,年养殖能力达79万羽。截至9月,全县商品鹅出栏49.56万羽,存栏29.65万羽。

  产业链延伸的红利,正实实在在装进群众口袋。敦寨镇山洞村养殖基地负责人吴述鹏借助锦屏县创新推出的“五统一”代养模式,出栏3万羽肉鹅收入突破240万元后信心满满,“鹅全身上下都是宝,稳赚不赔。”

  据锦屏县鹅产业专班工作人员姜德科介绍,为填补反季节市场空白,锦屏通过与贵州省农科院、江苏省农科院共建“鹅产业研究院”,以调控光照和饲料,让种鹅在非产蛋期下蛋,使种蛋价格直接提升30%以上。不仅如此,还制定10项鹅产业技术规程,获评全国首个“国家鹅产业养殖标准化示范区”殊荣。

  下游,贵州亚狮龙公司生产车间里,绒毛纷飞中藏着更大商机。

  “1至9月加工鹅毛380吨,制成羽毛球360万打,产值达4.2亿元,电商渠道销量同比增长35%。”公司生产部经理胡兵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建起年产12亿片羽毛的加工中心,2025年羽毛球产量有望突破700万打,实现了从“养鹅卖鹅”向“造球卖球”的价值链跃升,仅“锦屏鹅”第二产业产值就已达5.7亿元。

  如今,随着“锦羽”系列羽毛球赛、“亚狮龙杯”公开赛的持续举办,“锦屏鹅”又与文旅、体育深度融合,催生出“以赛促产、以产兴旅”的新图景。2025年至今,通过7场赛事引流,累计吸引游客3.06万人次参与,带动旅游花费1453.5万元。

  “上游饲养种鹅、孵化种蛋、养殖生态鹅,中游生产羽毛球、精深加工羽绒制品,下游发展体育赛事及休闲康养等产业、培养羽毛球人才,‘锦屏鹅’全产业链正将有机小城的‘一只鹅富一方百姓,一个球扬名世界’愿景变为现实。”锦屏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以东说。

  夕阳下,白鹅引颈欢鸣、列队归圈,产业园灯光渐次亮起,羽毛球馆内笑声朗朗。这只从清水江畔走出的“锦屏鹅”,正牵着一座城朝着“全国生态鹅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目标展翅高飞。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