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酸汤海鲜更鲜!凯里酸汤标准守护黔菜“经典搭配”

2025-10-23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侯丽

  炭火上的爆浆豆腐滋滋作响,红酸汤锅底翻滚着帝王蟹的鲜香。这道承载着苗族、侗族传统风味的酸汤,正迎来从传统技艺向现代产业转型的关键时刻。近日,“凯里酸汤”新菜品团体标准征求意见座谈会的召开,标志着这道地方特色美食正式开启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的新篇章。

  “这是我们推动凯里酸汤产业化的重要一步。”凯里市烹饪饭店协会会长潘明武在座谈会上介绍,“通过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我们希望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实现品质的稳定和统一。”

  据悉,本次征求意见的十项团体标准涵盖了《凯里酸汤海鲜烹饪技术规范》《凯里酸汤爆浆豆腐烹饪技术规范》等品类。

  标准制定体现了对传统技艺的精准把握。以酸汤海鲜为例,不仅规定了米酸汤、红酸汤的基准用量,还对海鲜食材的搭配提出明确建议。标准起草团队在传统工艺基础上,通过反复试验,确定了“米酸汤500克、红酸汤200克、帝王蟹2400克”等精确配比,既传承古法,又确保品质稳定。

  这套标准体系的建设呈现出清晰的演进脉络。从2021年的《红酸汤》产品标准,到2024年的《凯里酸汤菜烹饪技术规范》,再到如今的新菜品标准,展现了酸汤产业标准化工作的持续深化。

  据黔东南州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标准制定采用“产、学、研、政”结合模式,汇聚了行业协会、政府部门、职业技术学院、酸汤博物馆及多家餐饮企业的专业智慧。

  值得关注的是,标准草案特别设置了“菜点源流”部分,着力保留传统饮食文化的精髓。如爆浆豆腐“源于街头小吃与夜市烤豆腐,自带烟火气”的记载,让技术标准同时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我们既要确保基础风味的统一,又要让创新为酸汤文化注入活力。”该负责人补充道。

  从街头小摊到现代餐厅,从经验传承到标准引领,凯里酸汤随着标准化体系的不断完善,这锅承载着千年记忆的酸汤,正朝着现代化产业的方向稳步迈进,将以更统一的品质、更稳定的风味,让这道黔菜瑰宝飘香更远。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