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年添彩,凯里乡村冬季旅游“热”力十足

2025-11-27 黔东南新闻网 阚夕芷田 侯丽

  冬季本是旅游市场淡季,然而凯里市周边乡村却人头攒动、热度不减。恰逢苗年,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开启惬意的周边游,尽情感受乡村冬日气息,民族节庆为冬季旅游市场注入强劲动力,成功助推其“热”起来。

  初冬时节,凯里市舟溪镇情郎村在暖阳下尽显静谧之美。清晨,薄雾轻笼,层层叠叠的吊脚楼在群山间若隐若现,袅袅炊烟从苗寨中升腾而起,千丝万缕交织成一幅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绝美画卷。

  前来的游客们漫步于千年的古楠木林下,或拍照打卡,记录这如诗如画的美景;或品茗闲话,享受悠闲惬意的时光。今年情郎村旅游成绩斐然,自4月18日民宿试营业到现在,共接待13000人次,过夜游客达5000多人,收入达到近10万余元。

  从贵阳来游玩的李女士,一走进苗寨便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她感慨道:“这里的空气清新,这里的山水宜人,来这里就是来养心。”李女士的话,道出了众多游客的心声,也正是凯里乡村旅游的魅力所在。

  近年来,凯里市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乡村“颜值”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为乡村振兴筑牢了坚实基础。

  “凯里紧跟市场新变化、新需求,在文旅产品创新上狠下功夫,着力丰富文旅产品和业态,提升游客体验感。”凯里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杨青江介绍道。凯里市推出以“村T”为核心的旅游线路,集中力量打造“村T”“绣里淘非遗集市”等文旅核心IP品牌,积极探索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

  “我们搭建‘村T’平台,旨在让群众展现文化自信,让游客触摸民族根脉。”杨青江表示。“村T”让曾经“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千年苗族技艺,摇身一变成为村民增收的“金钥匙”。在“绣里淘集市”,摊位前人头攒动。这一系列成果极大点燃了青年返乡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到家乡,投身家乡建设。

  苗年期间,下司古镇同样人气爆棚。穿过风雨桥,沿着清江街前行至芦笙广场,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古戏台与高耸挺拔的鼓楼相对而立,相得益彰。下司古镇精美的建筑和悠久的民族文化,深深吸引着八方游客。

  这里保留了古老的水镇风光,古码头、古桥、古巷错落有致,每一处都勾勒出一幅如诗如画的水墨画卷,让游客们仿佛穿越时空,沉浸在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之中。

  凯里市借助苗年这一民族节庆,通过文旅创新和乡村环境提升,成功激活冬季旅游市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未来有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持续推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网络信息投诉举报电话:0855-8251142 邮箱:zrmtzx24@163.com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